第444章 甜枣和巴掌共存(2/2)
“我开发了爱克斯相机,迄今卖了超过两百万台,飞燕卫生巾就不用说了,平汽是我们来平京第一家客户,现在砖儿台放的喜利来休闲服饰、牛仔裤广告,也是我们的,隆重介绍港商秦羽烨小姐……”
让卫东先跟中方开会,可不就是为了等唯一懂英语的港妹过来。
现在一身连衣裙拎着小挎包,把大波浪长发盘起来的秦羽烨,带着港风优雅起身点点头。
汽车制造厂这边立刻有种,看看你合资的都是什么人,我们合资的是什么玩意儿。
怪不得要斗!
面对这种尤物,怕是斗争的心思都能少了一半。
再加上对出了名的青年改革家,又是自家人,对抗性就小了许多,还是客套的说感谢你来参与协助合资厂的改进。
让卫东的核心战斗力不是天眼吗:“这会儿汽车卖得好,不是因为车好,也不是在座做得有多好,是行情好,据我所知肯定还有其他进口车合资生产的规模陆续要上,等到真正的市场竞争开始,所有的问题才开始暴露出来,没准儿在座各位连工资都开不起。”
如果说刚才提出建房是在吃枣,现在肯定就是打巴掌了。
伍曦抱着胳膊在边上看得津津有味,还摸出个相机来拍照!
厂方本来想斥责他拍什么拍,可看了他那惫懒劲儿,就知道这是地道人,没敢吱声。
还是跟着这边一起炸锅质问:“小让,也不用这么危言耸听吧?”
“我们是冲在战场最前面的人,不可能会落到这个地步!”
让卫东慢悠悠的介绍老耿:“二机部在三线深山里建设了十八年,一生的事业都寄托在那座工程上,说没就没。”
老耿面无表情:“81年通知我们要调整改革,我们是基建队伍,在没有城镇规模的深山老林里,除了修鸡圈我们没有任何用武之地,硬生生的到83年彻底失去编制,全体就地转业自寻出路,我每天都在发愁三千名基建指战员和两千多家属的饭碗。”
让卫东再介绍老程:“五机部的三线光学测绘仪器厂,还算运气好能转产相机,但也差点彻底断粮。”
老程更能说:“我们是七家配套厂,香山厂转产单反相机获得全国金奖,但得奖有什么用,要真正得到消费者认可,在没有竞争品的年代,香山厂凭借金奖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年销售几百万,过了大概两年的好日子,我们其他厂也得找路子,等我们和卫东联合开发了人民相机,走薄利多销的路子,香山厂的销售就彻底崩了,因为有钱的宁愿买进口相机,没钱的当然买我们29元的产品,现在香山厂已经被我们兼并了。”
让卫东补刀:“汽车工业比光学测绘仪器肯定复杂,国家肯定再无可奈何也会给平京市区的兜底,不像深山老林……我们还有个七机部的钛合金厂家,一度要以养鸡来生存,哦,这种案例就太多了,科研所卖冰棍儿,雷达厂做电视到破产,多的是,所以我要说的是我最强的是销售,现在我不参与销售和生产,只专注于协助合资厂搞好房改,理顺和外资的心气儿,以及推动国产化,等到销售崩的那天,再来找我解决办法。”
京爷们见过牛逼的,没见过这么牛逼。
就随便你们玩儿……
非得看到你们见痛了,被市场毒打,知道艰难了,再来伸手于水火中!
现在都供不应求,说什么有个屁用啊。
留下老耿开始跟基建科的正式梳理整个厂区地盘,挑选施工作业面。
让卫东已经带着港商去找外资老总了。
伍曦又乐呵呵的跟着,就像个捧了相机在直播的阿菩主:“可以啊,你比去年在商州更能控制局面了,对吧,秦小姐。”
翻译优雅大方:“成功者总要在一场场磨砺中发出光芒,阿东非常努力的在打磨自己。”
没想到伍曦居然说:“所以有点这啊那的,你不得感谢对手?放到和平年代,你知道那些想成为将军的家伙有多郁闷吗?”
让卫东哈哈笑:“你该不会在说你自己吧?”
伍曦皮笑肉不笑:“所以说各有各的命,你那些小情绪可以收起来了。”
让卫东哼哼的走进外资总经理的办公室,外面有好几位秘书、助理翻译的总经办很忙碌。
现在看到新任副总过来,连忙禀报。
让卫东还给翻译比划:“我们那边的办公室模式,也可以学这样,搞个规模较大的总经办,配合我们各种不同的企业项目。”
秦羽烨一本正经的点头:“我会传递给苏珊,她很乐意执掌这样的团队。”
苏珊是沈老三刚取的英文名字,她还觉得是苏三起解的玉堂春别名,挺好。
这时脸色阴沉的总经理出现在了门口,艰难挤出点笑容欢迎自己的副手进办公室。
还蛮整洁朴素的中式白墙木地板,挂了字画,但苏式办公桌按照美式风格摆在靠窗前的中央。
坐在窗前的总经理,带着逆光更显阴郁。
让卫东却充满阳光:“你好,我这边已经通知划拨两百万美元的信用证到港,可以发运零配件过来解决燃眉之急了。”
对方眉头稍解:“然后下一次呢?每年我们需要两千万美元的支付额度!”
就其实账上是有钱的,车卖出去收回来大把的人民币,但美方却没法换成美元带回去。
当然烦躁。
让卫东这边就不用一颗红枣一个巴掌的路数,直接重压:“那是你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只是作为曾经协助苹果公司创下今年八十万台电脑,二十亿美元销售业绩的顾问来提醒你,你在平京的工作推进很痛苦,我很理解也非常愿意协助你解决问题,但不用在跟我交流的时候带情绪,你只是个职业经理人,就好好的按照职业水准跟我谈事情!”
他这口气,仿佛他才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