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逐渐参与朝政的太子(2/2)
威望已盛,何以用此弊大于利之法?”
正德帝脸上渐渐勾勒起笑意来:“哦?太子认为大赦天下是弊大于利之法?”
朱佑钟面对正德帝的询问没有丝毫的怯场微微抬起头道:“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
老师也言无万年时政。
是以儿臣认为,万事万物,所用之处恰当,方可利大于弊。
如李唐初辟,连年征战,百姓离乱,民不聊生。是以太宗大赦天下,以求促增人口,以养生息。如此便是利大于弊。”
“那在你看来,如何是弊大于利呢?”
“为邀清名,而枉顾国家利益,施行大赦天下,便是弊大于利。如李唐武后。”
大赦天下和罪己诏一直以来都是两个皇帝专属的,调动民间舆论的手段。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脑子有病的皇帝,使用这两个手段都会比较克制。
非万不得已,或者特殊情况如登基、大胜、人口不足等等情况不会动用。
但古往今来,有两位皇帝,把大赦天下当做放屁来使用。
第一位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汉灵帝。在位二十一年,大赦天下二十次!理由千奇百怪,荒唐至极。
史学家评价,如此频繁的大赦天下,反映了当时混乱的政局和皇帝的荒唐。
第二位,便是兆古大帝,武曌武则天陛下!
在位期间大赦天下二十五次(实际是二十九次,我把特殊的、必要的时间点的四次摘出去了。
除了大赦天下外还有一大堆特赦,比如赦免一个县的全部罪犯。老子在旧唐书本记卷六一个一个数的!)
理由是各种祥瑞,还有小胜吹成大胜。
最离谱的是长个牙,底下献个祥瑞你也大赦天下?
某太子:你就算天天大赦天下,把你的本纪粉饰的超越魔法禁书目录,史官也不会记载你是顺位继承的!!这个位子你坐到底,千万别让给我!!
大赦天下是除了十恶逆外,全部赦免无罪!!二十五次呀!!(全算上二十九次)
当街斗殴,失手杀人?赦免!!
拦路抢劫,偷盗掳掠?赦免!!
奸淫妇女,横行霸道?赦免!!
贪赃枉法,渎职害民?赦免!!
拐卖人口,逼良为娼?赦免!!
如此频繁的大赦天下,律法沦为儿戏!朝廷政府的威严等同于放屁!
汉灵帝大赦天下二十次,反映了时政混乱,君主昏庸。
兆古大帝大赦天下二十九次,就是与民休息,心怀天下,巩固李唐江山?
“是以儿臣以为,父皇若要与民休息,不如严抓吏治,轻刑甚法为妙。
治国当治吏,吏治清明了,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正德帝看着滔滔而谈,有理有据的朱佑钟心底满意极了,不愧是他的儿子!!
……
次日一早,正德帝降旨,拣选官员以组詹士府,即日起太子正式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