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在大秦长生,始皇羡慕坏了 > 第439章 必须牢牢把握

第439章 必须牢牢把握(1/2)

目录

现在的秦国,算是太平盛世吗?并不完全是!

中原地区固然是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但在帝国的边疆,战火仍未平息。

早些时候,当蜃楼尚未归来,北方的匈奴竟然大规模侵犯秦国边境,杀害秦国边城的百姓,掠夺财物,这让嬴政怒不可遏。

要知道,那时秦国刚刚征服百越,正是展示秦国威严之时,匈奴的入侵,无异于给了秦国一记耳光。

那时,嬴政就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消灭匈奴。

多年来,匈奴、东胡、大月氏等塞外的蛮族,时常侵扰中原大地,成为边境的一大威胁。

嬴政很早就下定决心,誓要让秦国的铁骑踏遍整个世界,征服整个世界,怎能容忍这些蛮族侵扰中原?

再说,南方的百越已经灭亡,为何北方的匈奴还能存活?因为百越之战,他任命的主将是李信。

因此,这次对抗匈奴的战事,嬴政选择了蒙恬。

蒙恬,也是一位年轻的将领,才华横溢。

先使用李信,后使用蒙恬,这何尝不是嬴政在间接削弱王氏一族的影响力。

王翦、王贲父子,在灭六国的过程中,共有五国是被他们所灭,功勋卓著,即便王翦在楚国战事结束后就退休了,但王氏一族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嬴政不想做出那种功成身退的事情,也不想像当年昭王对待白起那样对待王氏一族。

与王氏一族的功高盖主相比,实际上有其他方法可以减少王氏一族在军中的影响力,那就是尽可能地扶持其他将领,只要军中出现几位功勋同样卓越的将领,王氏一族就不会那么显眼了。

事实证明,嬴政的想法是正确的。

在百越被秦国征服之后,李信和屠睢的威望在军中急剧上升。

李信原本就是秦国的一位杰出将领,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他多次担任副将出征,而这次百越之战,是他首次担任主将,从而赢得了自己的辉煌战绩,许多人甚至将他与王贲相提并论。

尽管王翦已经退休,王家在朝中的影响力主要依靠王贲和王离父子,而王离尚显年轻,尚未建立显著功绩,因此,王家真正的中坚力量仍然是王贲。

百越地区虽然不及中原辽阔,但在名义上也包含三个国家。

李信征服百越,为秦国增添了四个新郡,就功绩而言,勉强可以与王贲相提并论。

王家的影响力因李信的崛起而有所削弱。

然而,这还不足以改变局面。

因此,在匈奴入侵之后,嬴政任命蒙恬为将领,给予他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考虑到蒙恬可能缺乏经验,难以对抗匈奴,嬴政特意请出了李牧这位曾大败匈奴的赵国老将。

事实证明,嬴政的决策是正确的。

匈奴与秦国的战争局势超出了他的预期。

即使在李牧这位曾令匈奴大败的赵国老将的协助下,蒙恬领导的秦军也只是勉强与匈奴打成平手。

是蒙恬的能力不足吗?

不,嬴政对蒙恬的能力有着清晰的认识,更不用说还有李牧的协助,只能说,匈奴的难缠程度超出了预期。

当林天提出“封禅”的建议时,嬴政虽然有些心动,但他能够分辨事情的轻重缓急,即使要进行封禅,也至少要等到匈奴被征服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