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能救世者,唯有杨教主!(2/2)
“圣教的火器之强,简直超乎想象,令人骇然。”
“我此前也曾见过火器,但与圣教的火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圣教如此强大的火器面前,莫说清妖的军队,即便是普通的修行者,恐怕也只能束手就擒。苦修数十载,却比不上一个手持火器的普通人。”
“哎,从今往后,修行之道怕是愈发艰难了。”
王聪儿静静地听着,并未立刻发表意见,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位侍女。
那位侍女感受到王聪儿的注视,微微思量片刻,神色郑重地说道:“是杨教主的治国之道。”
听到这个回答,王聪儿眼眸微微一亮,唇角不自觉地多了一抹欣慰的笑意。
她并未打断侍女,而是静静地等待着她继续说下去。
侍女目光越过王聪儿,看向远方波涛汹涌的黄河,缓缓叹道:“来圣教之前,我对圣教的宣传其实并没有多少信任。”
“在我看来,圣教所谓的政策,不过是无稽之谈。”
“官由民选,法由民定,自古以来,从未听闻过这样的事情。”
“而且,寻常百姓大多大字不识,能写出自己名字的都寥寥无几。”
“这样一群人,如何能指望他们选官,又如何能让他们去制定法律呢?”
“让他们来参与治国,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所以在我心中,圣教的宣传虚假且不切实际。”
说到这里,侍女长长地吐了口气,红润的双唇轻轻开启,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
她侧首看向王聪儿,一脸诚恳地说道:“可来到圣教之后,我才深知自己以前是何等的浅薄无知。”
“天下百姓虽不识字,但他们并不愚蠢。”
“那些用文字书写的道理,即便他们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却早已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心里。”
“他们或许没有读书人那般华丽的文采,没有读书人那样渊博的见识。但治国真的需要文采吗?”
“治国,说到底,就是关乎百姓的柴米油盐,是家中缸里的食物是否充足,是居住的房屋是否安稳,是田间的谷物能否丰收。”
“丰衣足食,便是天下百姓最质朴、最渴求的东西。”
“他们或许不了解四书五经,但他们清楚如何才能让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也深知自己贫困的根源所在。”
“杨教主还政于民,还权于民,这实在是千古未有之善政啊。我此来圣教,感触最深的,便是这一点。”
王聪儿听到这里,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她右手轻轻搭在蒸汽轮船的围栏上,目光中满是赞赏,微笑着说道:“你说出了我的心声。”
“我此来圣教,感触最深的并非圣教的火器,也不是所谓的工业,而是杨教主的治国之道。”
“古往今来几千年,天下诸侯纷争不断,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口口声声说什么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天下苍生,可最终还不是为了一个‘利’字,为了将天下的利益,尽数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便是我白莲教,宣称要推翻清妖,还天下朗朗太平。”
“可即便我们真的消灭了清妖,又当真能还天下太平吗?恐怕不过是成为另一个清妖罢了。”
“而杨教主,却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我此前从未想过,甚至不敢想象的路。”
“这条路,才是真正的救世之道,是真正能让天下百姓长治久安的光明大道啊。”
两位侍女听了王聪儿的这番话,表情各不相同。
一人神色紧张,眼神闪烁,不时地看向其他地方;另一人则满脸崇拜,不住地点头,对王聪儿的话表示深深的认可。
当今天下,能救世者唯有杨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