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状况(2/2)
郭绍对此早有所料。
“群言淆乱,折衷于圣”的道理,郭绍在前世的时候,就已经亲身见识过。
今天之所以来这么一出,就是为了让麾下的全体将官都知道,自己才是他们的统帅,也有着跟他们一样同心同德,共御强敌的打算和魄力。
不管这次大讨论,具体有多少离谱的提议,至少让郭绍看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那个或那些对自己位置有觊觎之心的阴谋者,并没有得到多少基层将官的支持。
他们只是一些野心爆棚的少数派,绝非早已私下串联,聚众颇多的军内实力团体。
绝大多数基层将官,还是愿意站到自己这一边的来的。
这一发现,令郭绍精神大振,对自己的信心也开始大幅度提升。
只要自己没有众叛亲离,郭绍就有信心扭转乾坤。
他感觉自己最近,好像已经比往常进步很多,前世记忆中那些优秀帝王的经历,不时在他脑海里闪现。
尤其是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位同样出身底层的开国太祖,越发令郭绍敬佩不已。
他们的性格都有瑕疵,但他们的决策,几乎从来都没有错过。
他们的部下也有叛徒,但最忠诚于他们,依然是当初跟随他们共同起兵的那批人。
郭绍现在的情况,也许正是他们当初面临的局面,甚至比他们当初的境遇,还要好上一些。
至少,现在郭绍已经占据关中三州之地,麾下也有数万能征善战的英勇将士,起点比他们好得多。
这次议事结束后,郭绍依然感觉自己的精力非常充沛,趁着天色尚早,郭绍命人请来袁向庵和贺尔汉。
刚一见面,没等二人行礼,郭绍就立刻拉着袁向庵道:
“我已经决定了,这次先退范伯文,再谋华州。
袁先生,并非我不信你,而是事急从权,如果不能尽快打退范伯文的威胁,咱们就不能安生东进。
相反,若是这次能将范伯文击退甚至重创,对咱们逼迫杨家归附,更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点,希望先生能够明白。”
袁向庵惭愧道:“将军决策英明,这次是属下判断失误,差点酿成大祸。
如果不是范伯文这次回军的动静闹得太大,令咱们有所察觉的话,一旦咱们兵发华州,他却突然来袭,那就麻烦了。”
郭绍点头,认可了这一点。
范伯文太过急切,使自己能够及时调整行动方向,避免了一场大麻烦。
郭绍现在都不知道该仇视他,还是该感谢他了。
“这次把贺大哥叫来,是因为我有个进攻计划,希望能够跟你们共同参详一下。
若是能够确定具体行动方案,我准备这次咱们跟范伯文的战斗,就按这个来!
但有句话说的好,攘外必先安内,在咱们商讨战局之前,我还是有必要,先跟你们说一下拥州城内的情况。”
郭绍的声音,郑重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