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莽义军(1/2)
厮杀声如滚滚雷霆,在郡城的街巷间疯狂回荡,似要将这古老的城池震得支离破碎。崔琰伫立在崔府那最高的阁楼上,目光冷峻地远眺着各门方向。只见冲天的火光犹如狰狞的巨兽,肆意吞噬着夜幕,将半边天都染成了可怖的血红,仿佛末日已然降临。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在袖中的密信上摩挲,那张因常年不见阳光而略显苍白的脸上,悄然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得如同从地狱传来:“这黄巾军倒是谨慎得很,临了竟改变计划,让四大家族各自充当一门内应,哼,有点意思。”
“老爷,”管家如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后,声音压得极低,仿若怕惊扰了这乱世的暗流:“咱们这边郑统领已然得手了。”管家顿了顿,继续道:“黄巾军正在顺利入城。”
崔琰微微点头,目光依旧紧锁远方,宛如在审视着一盘关乎生死存亡的棋局:“各家的嫡子可都入了黄巾军?”
“入了,目前一切进展正常。各家主此刻也都已在偏厅等候您了。”管家犹豫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难色,似乎有什么极为棘手之事难以启齿:“只是……卢家公子那边似乎有些……”
“卢承那不成器的儿子?”崔琰冷哼一声,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不屑:“不必理会他。传我的话,让各家公子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今日这场戏,容不得丝毫差错,这可是关乎着我们整个家族兴衰存亡的大事!”
说罢,崔琰转身,大步迈向偏厅。火光摇曳,映红了他半边脸庞,勾勒出他那轮廓分明的侧脸,线条坚毅如刀刻,他身后,跟着其他三位家主,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情绪,紧张、期待与隐隐的担忧交织在一起。
“计划总算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崔琰的声音平静得近乎可怕,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目前来看,我们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
王泽紧紧握着栏杆,手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显露出他内心的极度不安。他声音微微发颤,满是对儿子的担忧:“我儿王凌已经按照约定,带着其他子弟前往黄巾军大营了。”他看向崔琰,眼中满是祈求:“崔公,你确定张角会善待他们吗?那可是我的亲生骨肉啊,万一有个闪失……”
崔琰并未立刻回应,而是将目光投向混乱的城门方向。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有一种安抚人心的魔力:“王兄,成大事者,岂能拘泥于小节。况且,张角还需要我们的支持,断不会轻易伤害质子。他想要在这郡城站稳脚跟,若无我们四大家族相助,谈何容易?我们在这郡城经营数代,根基深厚,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郑浑冷笑一声,眼中满是对黄巾军的轻蔑:“这些泥腿子倒是拼了命地打。就让他们和官军相互消耗,等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利。到时候,这郡城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卢毓却眉头紧锁,脸上的担忧之色愈发浓重:“崔公,我总觉得此事太过顺遂,其中恐怕有诈。听闻张角此人狡猾多端,心思深沉,会不会另有算计?他真的会如我们所愿,与我们诚心合作吗?我这心里,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崔琰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对卢毓的担忧似乎颇为不屑:“卢兄多虑了。张角再怎么狡猾,也不过是个出身乡野的村夫罢了。我们四家在这郡城经营数代,根深蒂固,岂是他能轻易撼动的?我们主动示好,提出合作,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算计我们?”
“卢兄,放宽心便是。更何况,其他几个郡的世家也与我们同气连枝。我们原先暗中掌控伊川郡起义军的计划,如今看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如今郡城之围已解,还需尽快将消息暗中通报中枢,并让其他各郡的义军趁势而起……”
————
城中的混乱一直持续到天明。黄巾军势如破竹,成功占领了官府衙门。张角在众将的簇拥下,威风凛凛地入城。他身着一袭黄色道袍,手持九节杖,面容肃穆,目光如电,仿佛能看穿这世间的一切阴谋诡计。
“天师,四大家族的人求见。”一名亲兵匆匆前来禀报。
张角微微点头,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来自九天之上:“让他们进来。”
崔琰带着其他三位家主,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入大堂。他们衣着考究整齐,神色从容淡定,与周围那些衣衫褴褛的黄巾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崔琰拜见天师。”崔琰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不失尊严,仿佛在向张角传达一个信息:我们虽选择合作,但也有自己不可侵犯的底线:“恭喜天师顺利拿下郡城,我等特来听候差遣。天师神威,我等佩服得五体投地,愿为天师效犬马之劳。”
张角那锐利的目光在四人脸上一一扫过,仿佛要将他们的心思看穿。那目光犹如实质,似乎能洞察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四位家主深明大义,助我大军顺利入城,此功非小。若无你们相助,我军想要拿下这郡城,恐怕还要大费周折。”
崔琰再次恭敬行礼,言辞恳切无比:“天师。不知接下来有何安排?我等必定全力配合。只要是天师的吩咐,哪怕赴汤蹈火,我们也在所不辞。”
张角沉吟片刻,似乎在心中权衡着利弊:“城中秩序亟待恢复。我欲请四位协助管理民政,安抚百姓。至于城防……”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扫向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就交由我弟子张曼成负责。”
崔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张角果然留了一手,将城防大权牢牢握在亲信手中。不过,面上却依旧恭敬有加:“谨遵天师法旨。只是……”他故意做出一副犹豫的模样,欲言又止:“张将军似乎对我等世家成见颇深,恐怕在日后的合作中,会生出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影响大事的进展。”
“崔家主多虑了。”张角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曼成性子虽直,但对我最为忠心。只要诸位诚心与我合作,他自然不会为难你们。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郡城必将焕然一新。”
就在此时,一名身材瘦高的将领大步流星地走入大堂,正是张曼成。他面容冷峻如冰,目光如刀般锐利,在四位家主身上扫过时,毫不掩饰眼中的敌意:
“师父,”他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官军残余已被尽数肃清,但我们在城西发现了可疑人员,疑似世家私兵,有人看到他们暗中记录我军布防。这其中必有阴谋,还请师父明察。”
大堂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缓缓收紧。郑浑心中暗叫不好,生怕事情败露,脸色变得煞白;卢毓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这是他紧张时不自觉的习惯动作。唯有崔琰依旧镇定自若,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天师明鉴,”崔琰向张角拱手,言辞诚恳且理直气壮,仿佛自己问心无愧:“我等既已归顺天师,岂会做出这等下作的小动作?想必是有人居心叵测,故意挑拨离间,意图破坏我们与天师的合作。我等一心为天师效力,绝无二心。若天师不信,可派人彻查,若真有此事,我等甘愿受罚。”
张角抬手制止了张曼成继续发言,目光在崔琰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此事就此作罢。崔家主,我希望你们能尽快将承诺的私兵名册呈上,以便统一调度。我相信你们的诚意,也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这是自然。”崔琰恭敬应道,眼中却闪过一丝冷光,心中暗自冷哼:张角啊张角,你也别太得意,咱们走着瞧,看谁笑到最后。
马车缓缓行驶在混乱不堪的街道上,沿途可见黄巾军士兵如狼似虎地挨家挨户搜查。百姓们惊恐的哭喊声此起彼伏,崔琰透过车帘的缝隙,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冷笑。
“让他们闹吧,”他轻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算计与阴谋:“闹得越凶,朝廷的怒火就会越盛。等时机成熟……”他没有把话说完,但其他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到时候……
马车内陷入了一片沉默,只有车轮缓缓碾过青石板的声响,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他们都坚信一点——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而他们,都认为自己必将是最后的赢家。
——————
郡守府,大堂内。
张角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尽管尚未洞悉他们心底暗藏的算计,但张角心中有数,这些世家大族向来首鼠两端,绝无可能真心实意地归附于任何人。他们既能在今日背弃摇摇欲坠的南楚朝廷,那明日便也能毫不犹豫地背叛如日中天的黄巾军。
“大贤良师,”张曼成神色警惕,微微凑近张角,压低声音道,“这些世家子弟来得这般蹊跷,只怕其中有诈,不得不防啊。”
张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成竹在胸的自信:“无妨,这些世家……先好好‘招待着’,且看他们究竟要唱哪出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