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北宋小丫鬟 > 第41章

第41章(2/2)

目录

锦娘点头:“马上就快十六了。”

“还是得找户人家好,该找了。”莹娘并不觉得自己说这话有什么不对。

锦娘不明白有的人为何总爱管人家的家事,她头也没抬道:“行了行了,你管好你自个儿吧,怎么总爱管别人家的事儿。”

莹娘呷了一口茶:“我这也是有感而发。”

“你知道为何有人活了九十九岁吗那就是因为人家少管闲事儿。”锦娘刺了她一句,见她不说话了,才站起身来去看她娘。

有事情绝不内耗,锦娘就是你说什么,我绝对会反驳回去,你说的话,我甚至不会放在心上,一直朝着我自己的目标走。

等她娘出来之后,又等三叔母等了半天,一家子才一道过去。

荣娘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怀上了,还多少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她和冯胜感情很好,一来是因为她这个人就不太爱钱,到如今,家里的银钱她也没怎么管过,每次冯胜给她,她也不想要,因为要了之后,冯胜肯定会问她怎么攒的如何其二便是二人房事非常和谐。

长的漂亮就是她的优势。

但这样有了身子之后,她总担心自己长斑又发胖。

可面对来探望她的亲戚的时候,荣娘又带着笑意,她知道她现在的日子是许多人盼望都盼望不来的。

锦娘听母亲她们在寒暄关心,她便在旁边吃茶,莹娘方才被锦娘刺了一句,现下又抱着麟哥儿以示亲近,还故意的道:“麟哥儿小小的人儿,可好玩儿了,他好似从小就喜欢漂亮的人抱他。”

“哈哈”锦娘眼泪都笑出来了,这就是她实在是不愿意和家里这些亲戚们耍心眼的原因,实在是太好笑了,手段太过粗浅,头脑太过简单。

罗玉娥听到女儿在笑,还不明所以,等回家了,锦娘同她说了,她才道:“你三叔母母女这般做,还不是怕‘大麦不黄小麦黄’的说法。”

要说锦娘何等聪明,一下就明白了:“原来如此啊。”

大卖不黄小麦黄的意思就是姐姐没成亲,妹妹就先嫁了出去,怕别人念叨妹妹急着嫁人,可能婚事不协。

“都分家了,她们还管这么多。”锦娘无语。

罗玉娥道:“那是,咱们锦娘怎么着也得找个如意郎君才是。”

大抵是邵升平的事情之后,罗玉娥反倒是没那么着急了,她想女儿可得寻个各方面好些的人才行,再者她们的生意她还得上心,也没那么多功夫了。

锦娘则开始制春衫,要知道四月有寒食节和清明节,娘子们都要出去踏青,争奇斗艳的时候当然得采购衣裳,甚至还有五月的端午节,还得赶制些五毒香囊,五线绳索出来。

想象是很美好,但是她现在白日要在文绣院做工,只有晚上才有功夫做,因此做一套衣裳得半个月左右。

这套春衫做的是黄绿相配,锦娘觉得就很适合四月,她的抹胸选的是淡青竹纹样式,外面的选用淡黄的罗,至于领抹之处,则绣海棠蝴蝶,浅黄晕深黄的蝴蝶配茜红的海棠花,似花苞待放。

至于裙子选的和褙子颜色差不多的淡黄色,但是面料不是用罗,而是用的提花纱。

这一套耗费了不少心思,锦娘希望有个八贯她就很满足了,只是没想到这一身在锦绣阁进账十贯多。

这其中还是锦绣阁分了一半的钱去,若是自己何时能够像绣巷的人似的有自己的铺面,那可就是二十贯啊。

这个月可就是十三贯了,一贯拿出来日用,还能存上十二贯,这竟然是周家一年的工钱。而且现在在家中,银钱不必换成交子还得交手续费,全部能存着。

进了五月之后,天儿就开始热了起来,锦娘就不必她爹送了,每日早起直接走着过去。

刚进文绣院,就见邹月娥给了她几根山楂条,锦娘尝了一口,笑眯眯的:“在哪儿买的山楂条吃起来倒是不错。”

邹月娥道:“在金明池旁边买的,我妹子在那儿卖花。”

锦娘听说过邹月娥的妹妹会稼轩之事,经常在游人出行时卖花去。

“最近我又没功夫去金明池那儿。”锦娘说着就开始等顾绣头安排。

要说进来的五人中,锦娘是后来居上了,她本来没有其余的人专精什么,但是她的活计做的快,又很凝练,甚至她会裁剪,不同于邹月娥和许三姐,她们会绣,但竟然都疏于裁剪。

这也是为何她们没像自己做外快的原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