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第两百八十二章 第两百八十二章……(2/2)
布料厂里面,工作计较机械化,所以就算智力或者身体有问题,只要慢慢教,都能上手。
所以从去年开始,郑红玉已经不需要再给那边贴钱了,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甚至还有结余。
本来利润可以更高的,但因为名气打出去了,所以过去投奔的人越来越多。
但郑红玉已经很满意了,毕竟一开始,她是做好了手里的现钱都要填进去的心理准备的。
或许是华国人内心深处没有坐吃山空的本能,大家都在努力的开源,所以“慈善基金会”也只有前期需要郑红玉往里面砸钱。
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稳重求进,估计顶多两年,分点的有问题的人数再翻一倍,刺绣公司都能自给自足。
美丽国那边因为卡逊尔和明珠姐的运作,华国的绣品已经成了当t地乃至扩散到欧美国家的上流社会的象征之一。
所以不管郑红玉这边产量多少,那边都能吃得下。
刺绣公司,除了一开始的蜀绣,后面又新增加了苏绣,都是重金挖的老师傅。
每个分点都是大杂院这边的去接管的,郑红玉完全不需要担心财务人事等问题。
或许是因为经历特殊,大杂院这边的人,是把绣品公司完全当做自己家,她们不缺钱,也不容许别人破坏公司运行,都不用郑红玉提醒,一个个就管的井井有条。
郑红玉一开始设立慈善基金会就是想要给被拐卖了的可怜之人提供庇护。
后面她也是尽自己所能,但还是不够。
思前想后,郑红玉设立了举报奖。
报纸,电台和电视机都等了广告。
只要举报关于拐卖的线索,核实没有问题,就能获得丰厚的奖励,不用实名举报,后续基金会也不会披露举报人的信息。
因为奖金实在丰厚,广告才打出去没多久,就接到数十个举报电话。
通过和帽子叔叔的合作,成功解救出来数十名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后面每隔一段时间,郑红玉就会重新打广告,以防大家都忘记了。
陆陆续续的,被核实的线索,真是有用的差不多上百条了,打击的人贩/子团伙也有数十个,成功解救出来的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也上千了。
孩子自然是送去学校,妇女则是先送去大杂院那边,等情绪缓和稳定了再根据她们的意愿安排工作生活的地方。
当然了,这里面的人,是指有家回不了,有家不想回或者直接找不到家的人。
从大杂院出来,正在回学校路上的郑红玉,没想到还有一个好事,天大的好事在等着她。
学校郑红玉办公室里面,现在人满为患,挤满了人。
有几个是记者,有几个是学校里面的领导。
郑红玉和帽子叔叔的合作不是一次两次了,每年也是大量的真金白银投进去。
在郑红玉不知道的时候,她的是被合作过的警局汇报了上去。
一次,两次,无数次,就这样,郑红玉在上面成功留下了名字。
今年有一个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评比,郑红玉的名字和事迹首先浮现在好几个领导人面前。
后面又仔细查过郑红玉的履历,发现对方是真的年少有为,真的优秀。
省状元的成绩考上首都大学,本科的时候就自己学习,跳级毕业,研究生刚开始就跟着导师出书,是有自己名字的那种出书。
毕业直接留校,不到两年就去了美丽国留学,在美丽国留学的时候,把四个抢劫犯突突成重伤,还得了对方背后势力的道歉。
之后就和美丽国当地有名的大家族以及移民过去的华人合作,订单也是数到手软。
但赚到的钱全都投进了慈善基金会里面,甚至还要其他厂子的利润来补贴。
大概估算了一下,投进去的钱,上千万绝对是有了,只会多不会少。
这样一心为了人民,自己本身又优秀的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当之无愧。
所以上面的人互相通气,交换各自的备选名单,郑红玉脱颖而出,名额就没有任何波澜的到了她头上。
郑红玉还不知道这个好消息呢,消息灵通的记者们已经一窝蜂的聚在郑红玉办公室了。
听到消息的校领导也是急匆匆的赶到郑红玉办公室。
对郑红玉这个优秀,年轻有为的老师,他们印象也非常深刻。
当初去美丽国留学的人,郑红玉算是毅然决然回国的人之一,而对方在美丽国发生的事他们也都知道。
所以对郑红玉印象非常深刻,但是没想到,对方除了学业上优秀,金钱上面居然也这么厉害。
关键是能赚到钱是一方面,能舍得拿出去帮助人,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优秀,不愧是他们学校出来的学生,不愧是他们学校的优秀教师。
校领导们一个个红光满面,就跟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人是自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