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 第185章 第 185 章 擡旗

第185章 第 185 章 擡旗(1/2)

目录

第185章第185章擡旗

擡旗的事情提了出来,但还没有一个理由能让李家擡旗,于是这件事情过了几天之后就没消息了。

擡旗的事情没有了消息,紧随着的另一件事情自然也没了消息,李知婉没有想象中的煎熬,反而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皇后这个位置很好,但她还没做好准备。

四爷没有再提这件事情,李知婉也就当不知道了,在将皇后的梓棺送出京城之后,她又回到了往日的生活中,甚至因为四爷不耐烦住在宫中,他们又搬到了圆明园里。

圆明园在四爷登基之后一直在扩建,这次又扩建了不少位置,李知婉兴致勃勃地逛了一圈,然后腿酸着被送回了她居住的院子。

被送回去的路上,李知婉坐在轿辇上还在感叹——不用自己迈腿果然舒服。

如果不是科技以及脑子不允许,她已经想把那些烧油的车做出来了,绝对能够大卖,还能够加快行进速度以及省力。

刚回院子,李知婉看到了三道身影坐在圆桌边,好像在聊着什么。

“不是要在京中办差吗?”

四爷带着人来了圆明园,但不代表他的儿子们要来,一个个都留在京城里办差。

弘昐起身,扶着李知婉坐下,“二姐姐送了信件过来,我拿过来给您,至于弘昀和弘时,他们有事和您说。”

弘时赶紧摇头,“我不是,我没有事情说,是三哥。”

弘昀瞪了他一眼,这么快就把他给卖了。

李知婉先接过尼楚格的信,尼楚格的信厚度不小,她拆开,这才发现里面还有两封小的信封。

弘昐也是这时才知道的,“难怪二姐姐的信这么厚。”

李知婉分了一封信给弘昐以及弘时,至于弘昀,她现在不想理会。

弘昀也不在意,凑到李知婉身边,伸着脖子去看。

尼楚格的信很简单,依旧是问候(善意的问候)宫中的人,接着说了一下她在蒙古的进展以及阿尔善适应蒙古的过程。

总的来说阿尔善过去的路程不算平静,他身子不算弱,但也经不起长途跋涉,路上也病了不少次,好不容易到了蒙古,他又开始水土不服了。

对此,尼楚格的这个额娘吐槽道:“本就是蒙古出生的,现在倒好,回家还水土不服起来了。”

阿尔善的身子在京城养的不错,又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小孩,水土不服了几天之后就好了,现在是一个正宗的蒙古小孩。

李知婉看到这里一囧,这是个什么形容?

至于尼楚格这封信里夹的两封信,是阿尔善以及娜仁珠格写的,一人一封,分享属于他们的事情。

这时弘昐弘时也看的差不多了,笑得能看到后槽牙。

“我家永玘怎么没这么可爱?”他疑惑地说。

李知婉将两人手中的信拿了过来,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其实两人没说太多的事情,总共就那么两三件,但因为是从小孩的视角来看的,再搭配上他们的各种疑问,一切都变得可爱起来。

“那肯定是二哥你陪永玘的时间太少了。”弘昀在旁边反驳道:“永玘也很可爱。”

李知婉收起信件,很赞同弘昀的话,“你确实陪永玘的时间很少,永玘可是都说了的,你总是一连几天不见人,他每次和你亲近起来,接着你就不见了,每次都这样,他不想和你亲近了,浪费感情。”

弘昐:“?”

弘昀和弘时:“噗嗤!”

“二哥你不行啊,永玘都嫌浪费感情了。”两人的笑声可谓是惊天动地。

弘昐:“......以后我会多腾出一些时间的。”

他没办法反驳,永玘说的是实话,这就是他种下的苦果。

看完了信,李知婉也想起来了刚刚弘昀的事情。

“弘昀要说什么来着?”她问道:“不会是和瑞琢有关的吧?”

弘昀欲言又止,不知道该怎么说。

“可能有关?”他迟疑地说。

“什么意思?”李知婉再次问道。

弘昀忐忑地看向李知婉,“我们要再次出海。”

李知婉一时有些沉默,出海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耗时长,危险多,但不可否认,利益巨大。

“这次时间能短一些,毕竟已经熟悉了,我们留在当地的人也敲定了不少订单。”弘昀见李知婉不说话,以为她在难受,赶紧解释,“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们也是带人,以后这些人就会专门负责出海海运的事情。”

“想去就去吧。”李知婉没有阻拦,她拍了拍弘昀的肩膀,“注意安全,还有,照顾好瑞琢。”

弘昀点头,“嗯嗯。”

没过几天,弘昀带着人离京,这一去便是三年,他带人去的时候还处于孝期,回来的时候已经出了孝期。

雍正八年,四爷登基的第八年,国库在海运之下丰盈了不少,对比康熙的时候不仅填补了空虚,还多出了不少。

四爷对国库这里放心了,大刀阔斧地朝向朝堂,做出了不少改革措施,效果相当不错,成功扭转了他在民间那些夺位的传言。

四爷现在每天走路都带风,看奏折仿佛有用不完的劲。

而就在这时,弘昀回来了,这次他给四爷带回来的是一笔巨大的银子,哪怕四爷是皇帝都忍不住咂舌的程度。

如果让四爷这个知道国库具体数字的人来形容,那大概就是弘昀又带了两个国库回来。

“以后儿臣就不用去了,那边都安排好了。”弘昀道:“不过咱们还是要定时派人去检查,就怕那些洋人阳奉阴违。”

四爷点头,“海运这边确实要看紧了,朕会让信得过的人去办,你不用担心这些。”

“那我回去看看额娘?”弘昀期待地看向四爷,“我这三年都没见过额娘了。”

四爷点头又摇头,“还有件事情要和你说。”

弘昀挠了挠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屁股坐在板凳上,“汗阿玛你说吧,我都能接受。”

四爷被弘昀这架势逗笑了,“放心,是好事,你...”

-

“主子,主子!”余善财带着一名徒弟快速跑进屋里,好几次没跑稳,还是他徒弟在他身后托着他。

李知婉见余善财这么慌张,一时也有点慌,怕出了什么大事,起身走到堂屋里,问道:“怎么了?”

余善财笑了起来,跪拜道:“恭喜主子,贺喜主子,李家擡旗了!”

李知婉一愣,“擡旗?”

李知婉对擡旗不陌生,三年前就说过要给李家擡旗,后来不了了之,怎么现在突然就擡旗了?

最近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李知婉一顿,“是弘昀?”

最近只有弘昀回来了,他的身上算是有海运的功劳。

“是的,三阿哥亲自带圣旨出宫,李家以后便是镶黄旗。”

八旗中镶黄旗、正黄旗以及正白旗为上三旗,这三旗是由皇帝统领,李家直接擡旗进入镶黄旗,家世可以说一跃而上。

而从这一天起,李家不再是李家,而成为了李佳家,不过李知婉觉得都差不多,还是李家好听一些。

“朝中有什么反应吗?”李知婉更担心的是这一点。

余善财摇头,“没有反应。”

“主子不用担心,李家擡旗不算什么大事。”

虽然话说的有点难听,但仔细想想还真是。

李家没什么大人物,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李知婉,其次是李璟李琚李玏几兄弟,而后者都不是什么大官。

李家人还不多,只有那么一大家子,旁的亲戚都没了,这样一算,擡旗的最多也就是十多个人,那些朝中大臣才看不上。

李知婉想明白之后不知道该难过还是高兴了,李家这么被人轻视,偏偏还就是事实,他们确实没什么大本事,不过这事也值得高兴,身份升高了,还不会被人嫉妒,多好。

另一边弘昀带着圣旨到了李家,李家还是那个李家,但又比弘昀以往来的时候安静了很多。

“郭罗玛法不在吗?”弘昀看着前来接旨的几个舅舅问道:“他老人家也应该在才是。”

李玏犹豫了一会儿,道:“阿玛他最近身子不太康健,已经失眠了好几天,刚刚才睡着。”

“那就让郭罗玛法继续睡吧。”两相对比之下,现在还是李文壁的身体重要,弘昀也不在乎郭罗玛法会不会亲自出来接旨,只是想跟他分享这个喜悦而已。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宣读完圣旨,弘昀也没有离开,心里还想着李文壁的身体,让大舅舅李玏带着他去看看。

“...阿玛近日经常念叨着额娘,我怕...”李玏一脸担忧地说:“我们找来的医师只说是年龄大的人正常的表现。”

“但我们还是不放心,所以想让三阿哥帮忙请一位太医来看看。”李璟在旁边补充道:“还请三阿哥不要告诉娘娘,徒增忧愁。”

弘昀看过李文壁之后答应了,“我会尽快让太医过来。”

为了不耽误时间,弘昀甚至没有回宫,而是让身边的小太监跑了一趟,他这个三阿哥的身份想要请一位太医没有任何阻拦,不到半个时辰太医便赶来了。

“没有被人发现吧?”弘昀问了一句,他不担心其他人发现,主要担心李知婉发现,上次郭罗玛么离世,李知婉看着没什么事情,但之后的身体一直都不算太好。

原本一年四季都不怎么生病的人,现在总会有些不舒服的地方,问题不大,但很折磨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