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 第94章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

第94章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1/2)

目录

第94章八卦是人类的天性

此时妇人只是惊叹于创办报纸之人财力雄厚,还能折腾,竟能寻得那么多工匠,养得起遍布大街小巷的卖报孩童。

等她看清楚了报纸上的内容,她脑海中只剩下四个大字——怎么敢的?!

她看了这份报纸,不会被那些世家大族给盯上吧?

只见报纸上划分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当前朝廷的惠民政策,比如商业街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街道,会给新安县的百姓带去多少便利等等。

看完之后,对商业街持怀疑态度,认为不过是朝廷又一个收割百姓钱财的名目的人,会对商业街的存在,大大改观。

第二个板块,是社会上的热门争议,也就是大多数卖报孩童口中嚷嚷的那些引人注意的话,上头阐述了“笔者”对士农工商的理解,其内容很是大胆,颠覆了目前大多数人的理解。

因为笔者认为,士农工商都是组成大庄的一部分,大庄对这四类人均是缺一不可,士族并未比其他三类高贵多少,硬要说的话,士族也不过是耕耘国家这片土地的农民,治理国家的工匠以及为国牟利的商贾。

这一段话堪称惊天地泣鬼神,妇人看到这儿的时候,人都傻了。

她注意到,这部分板块后头有一个地址,上头写着,欢迎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来信,来信格式与字数均有要求,要和笔者刊登在报纸上的格式一致,字数相近。

最后一个板块,是让妇人深觉自己要死的罪魁祸首。

这个板块,叫做长宁新鲜事,说是新鲜事,更像是八卦,又或者是世家大族不为人知的秘密。

今日上头刊登的是一个故事,其中每个人物都是化名,故事的内容是说,一个书香世家,表面上风雅高贵,实际上内藏肮脏污秽。

在外像个人的高官家主,已经是祖父的年纪,最喜欢旁人家的妇人,不光祸害了几个同僚家中的夫人,甚至连自己的弟媳妇与嫂子都没有放过!

而他的兄弟,竟是知晓此事的,他们不光不以自己头上的绿帽为耻,反倒觉得自己拿捏到了高官兄弟的把柄,借此威胁,要钱要官,那人为自己名声不得不给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对外,这一家三兄弟,是出了名的感情好,不少不明真相的人,都会用这三兄弟互相扶持的情况,要求家中孩子要友爱兄弟,自己出人头地,便要拉扯兄弟一把。

真是可笑!

只是可怜了三人的妻子,出身名门却要忍受奇耻大辱,偏偏为了孩子和家族,还不能透露此事半句,以免世人嘲笑。

实在是红颜命苦,所遇非人,枕边睡得不是人,是没有人心的豺狼!

妇人觉得窥视世家阴私不好,但这个内容实在是过于炸裂,让她看了个开头就止不住了,站在大街上,便囫囵吞枣地看了个全部。

看完破口大骂,怒道:“不知羞耻的三个畜生!真不是东西!”

“这位夫人,报纸上都写了些什么?我等不认字,夫人可否为我等念一念?”

“是啊是啊,夫人念两句吧。”

周遭的人看妇人看一眼就没完了,最后还看得生起气来,气得面红耳赤,起了好奇心,也想知道其中内容。

认字的便花了钱买,不认字的想叫妇人念一念。

念第一个板块没什么,但是后头两个板块的内容实在是争议过大,妇人怕当众宣读,惹了众人怒火,人群中持不同意见的人再吵起来,就很容易出事,因此她直接拒绝了读报一事。

“天寒地冻,等一会儿太阳落下,外面冷得很,诸位想看,便买了后,去寻茶楼酒肆的人读一读吧,还能喝口热茶,有个遮风取暖的地方,我家中还有事,先走了。”

妇人说的有理,缠着她想听听内容的路人当即买了后,往茶楼酒肆去了。

不想花钱,但想知道内容的人,也跟着那群买了报纸的人往茶楼酒肆里钻,想听个一言半语。

长宁城月报以惊人的速度,在整个长宁城铺开,听到看到报纸上内容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李暮歌以为首先舆论爆炸的应该是士农工商的定论,毕竟在社会上,这个话题的讨论度一直很火热。

没想到,爆炸了的是那则“新鲜事”。

只能说人民群众对八卦的热情是自古以来便有的。

同时,以前的舆论场被士族阶层掌控的太厉害,哪怕李暮歌已经尽量听取民间的声音,依旧被士族的笔杆子控制了。

百姓最爱看的不是什么士农工商的阶级言论,他们之中,四个阶层的人都有,长宁城中最多的其实是民籍的小商人。

老家有田,没有成为商籍,但在长宁城做小生意养家。

对于身兼两种社会身份的金字塔中低层人士,他们不在乎士农工商定论,怎么定,他们都不可能成为高阶层的士。

所以他们非常喜欢看士族的人出丑。

看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之人,做出违背公序良俗的丑事,既能满足窥私的欲望,又能让他们出一口心中恶气。

那种情感,用言语形容,大概就是:看吧,哪怕那些人出生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依旧是一个烂人!品德败坏的烂人!

“百姓已经将那三兄弟扒出来了,是礼部侍郎史家,真没想到,礼部的官员,竟能做出如此下作之事,只是正如报纸上所言,可怜了三位夫人。”

颜士玉再次入宫与李暮歌下棋,下棋期间,同李暮歌说起此事。

下棋是有益身心的游戏,李暮歌落下一子,很快取得了这局棋的胜利。

“你最近也去讨论八卦了不成?棋力下降的厉害。”

李暮歌赢了后,索然无味地将起身,拒绝再下了。

颜士玉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最近确实有些心潮澎湃,静不下心来。”

“那就多读读书,正好,你为孤讲一讲这一段史吧。”

李暮歌说着,拿起一旁倒扣在桌角的史书。

颜士玉接过来,手下的触感十分柔软,低头嗅了嗅,还能闻到上头淡淡的墨香。

“殿下,这是新印出来的书?”

“嗯,活字印刷,正适合印刷各类书籍。”李暮歌有些失望,“你没看出来,纸也不一样吗?”

颜士玉没看出来,不过她感觉出来了。

“确实很不一样,触感更为细腻,如人的肌肤一般柔软,和此前的纸大不相同。”

拿肌肤形容纸,李暮歌一下子联想到了画皮。

她看了一眼啥也不知道,还在那里细细揉搓书角的颜士玉,想着下个月报纸上,要刊登上一些灵异小故事,提高一下长宁百姓的胆量。

免得出点儿什么事,就被吓得吱哇乱叫,到处求神拜佛。

长宁城无辜的百姓们还不知道,自己之后即将面临什么,此刻大多和颜士玉之前一样,满脑子八卦消息。

“都是新研究出来的东西,活字印刷倒是好弄,就是这个纸,可真是废了不少功夫。”

李暮歌一开始在城外的农庄之中找人专攻土地,除夕之后夺了权,她就开始研究别的东西了。

一开始没有李乐景这尊大佛帮忙,李暮歌只能研究一些现成的东西加以改良。

印刷术和造纸技术,就是改良后的成果。

将书籍的成本降下来,就是让学习的成本降下来。

现在想要开展基础教育,惠及整个大庄所有百姓是不太可能的,但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迫在眉睫,必须有神器——活字印刷术相助。

活字印刷其实在印大批量的书上没什么优势,一些基础书籍如《三》、《千》、《百》之类的启蒙书,还是要用雕版印刷,可以省去排序的步骤。

活字印刷最主要的好处是足够灵活,报纸就非常依赖活字印刷,还有很多在市场上并不算热门的书籍,雕版印刷根本没法赚钱,这个时候就凸显出活字印刷的好来了。

至少印完之后,不会留下一大块的字板占地方。

颜士玉终于欣赏完纸了,开始看书中的内容。

李暮歌让她讲的那一段史,是前朝记载的一件丑事。

王朝存续时间够长,什么丑事都有可能发生,有时候史书上记载的文字,会让后人目瞪口呆。

“字,臣都认识,可这内容,臣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太陌生了,这一段段话实在是太陌生了!

颜士玉神情慢慢变得呆滞,无语至极。

“人各有欲,只是有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变成人,有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变成了被欲望操控的野兽。”

纵观史书数百年,道德败坏到极致的人还是少数。

大多数还是挺正常的。

在李暮歌看来,这其实就像是人群之中好人与坏人的比例,好人多,坏人少,可坏人做一件坏事,足以将好人做得所有好事都毁了。

颜士玉对李暮歌暗戳戳骂前朝荒唐的皇帝不是人这一点,没有任何意见。

她说道:“前朝皇室出现如此大的丑闻,影响深远,一直到末代皇帝,还有人将此事拿出来骂,说是先祖不修德行,后人亦是无德之君,气得后世帝皇闻言便会气急,每每再被提起,朝廷之上都会血流成河。”

李暮歌问:“死了那么多人,为何剩下的人一点儿记性都不长,还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捋虎须?”

“不过是借此事来发泄心中对君主的不满,还有就是,想要借此名留青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