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天幕放映:现代生活震撼古人! > 第20章 内陆海的奇迹,新疆海鲜!

第20章 内陆海的奇迹,新疆海鲜!(1/2)

目录

……

养殖海鲜?

这个想法一冒出。

古人们都看笑了。

特别是那些住在近海地区的渔民。

“用海水来养鱼?这真是我这一生中听到过最大的笑话。”

“海水跟淡水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水,并不是往淡水里面加点盐,它就是海水了的,把海鱼养在盐水里面鱼根本就不可能活得了。”

汉朝。

汉武帝中年时期,这时候的张弿已经回到了汉朝。

他问起张骞:“张弿,你曾去过西域,你觉得西域,那边的盐碱地能够用来养鱼吗?”

张骞看了看那视频中那片白皑皑的盐碱地,回忆起自已在西域所度过的生活。

“陛下,臣曾两次前往西域外交,几乎有半生的时间都是待在西域,在西域曾有过许多见闻,但要说在西域里养海鲜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

汉武帝对于张骞的话并没有怀疑。

因为他也很清楚,西域虽然地域辽阔,但一直以来都人烟稀少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的土地大多都不适合用来种植粮食。

土地恶劣,雨水缺少。

就算养鱼的湖泊有,那也得是淡水湖才行。

在咸水湖里面养鱼,开什么玩笑呢?

要是能养鱼的话,自已也不会派张骞出使西域了。

而是直接派兵打过去。

【“在沙漠里面用海水养鱼,这个想法可谓是胆大包天,别出心裁。

然而我们的先辈就是做到了,如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生命禁地罗布泊就出现了一汪汪的碧波环绕。”

“尤其罗布泊周围的人工海,钾、钙、镁的含量丰富,六月黄大闸蟹被投入其中,只靠人放天养,短短5个月就长得是蟹肥肉美,鲜香诱人!”】

视频中,放出了一张张大闸蟹被捞上来,并且有一名渔民捡起一只剥开的画面。

里面的蟹黄直接溢出,长得十分肥美。

“!”

“还真的养出东西来了!”

“这螃蟹好大个呀,蟹黄也好多。”

“只可惜这养殖的都是螃蟹,都没什么肉。”

看到咸水湖里养殖出东西来,古人们都很震惊。

但又感觉有些遗憾。

因为螃蟹都没什么肉,吃起来还麻烦。

在后世富裕的年代,这螃蟹也许会成为一种普通人喜欢的养殖产品,但是在古代可没什么人愿意吃这种没多少肉的螃蟹。

穷人会吃那还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才吃的。

【“罗布泊的大闸蟹养殖虽然成功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工海都适合人放天养的粗放养殖模式。

好比天鹅湖湿地,养殖在里面的海鲜它就因为水土不服死了一大片,然而中国从来不缺有才之人,更不缺爱国之心。

离新疆4000公里外,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的师生一直把改良盐碱地海鲜养殖这件事放在心上。

2018年宁大水产专业的王博士团队把200只青蟹苗投入盐碱水。

几天之后几乎全部死掉。

经过几次实验,总算是有几只幸存下来。

宁大的博士团队终于找到了方法,使用《盐度逐级下降法》,让蟹苗一点点适应盐碱水的低盐环境,实现了苗种的淡化。

青蟹之后,南美白对虾,美国红鱼,大黄鱼,鲍鱼,石斑鱼等等近10种海鲜品种纷纷被孵育成功。

这些被孵育成功的海鲜被投入了充满盐碱水的天鹅湖中,半年后当地的居民就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

“而现在,新疆海鲜的水产量已经能够达到19.65万吨。”】

视频中出现了一段渔民在湖中捕捞海产品的画面。

看着那一个个丰收喜悦的笑容,祖宗们瞪大了眼睛。

一个比一个震惊。

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渔民。

他们一眼就认出了那些捕捞上来的养殖鱼里,确实有很多是无法在淡水养活的海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