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朱重八,你当初为何不告官?(2/2)
“可没想到,这才短短十数年,就在我大明龙兴之地,竟有人敢无视刑律,行贪腐霸凌之举。”
“尔等难道忘了那前元是如何覆灭的吗?正是因为官员贪污、吏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最终才致民乱四起,政权颠覆,难道你们也想我大明重蹈覆辙,像那前元一般覆灭?”
怒视众朝臣,朱元璋声声厉喝直震瓦砾,令得在场人人心惊胆寒。
众朝臣赶忙下跪,齐声劝慰:“陛下息怒!”
“息怒?这时候又要咱息怒了?尔等早先贪污腐败时,怎没想过要咱息怒?”
朱元璋面色铁青,恨声骂了一句后,转眼看向跪在前排的詹徽道:“詹徽,你都察院的十三道监察御史,难道都是瞎子吗?咱命你为试左佥都御史,你就是这么统管都察院的吗?”
有感都察院中职责不清,朱元璋在今年六月时,便命詹徽为试左佥都御史,统管都察院,领导监察事宜。
而都察院在各地都设有监察御史,负责监督吏治,若是地方上吏治出现问题,都察院该第一时间纠察弹劾,以正朝风,而凤阳出了这么大乱子,都察院未有只文片语的奏报,显然是不合格的。
遭这劈头盖脸怒骂,詹徽一脸苦相,忙站出来告罪:“微臣有罪,未能查察吏治乱象。”
此时的詹徽心里有苦难言,他这个试左佥都御史,上任不过三个月,哪能查实前后十数年的凤阳贪腐事件?
所幸,朱元璋也明白这一点,是以几句厉骂之后,也未再治罪,不过他仍将这任务摊派下去:“詹徽,此次凤阳暴乱之事,咱就交给你都察院,若是查不清楚,你这个试左佥都御史也别当了!”
“臣领旨!”这任务不可谓不艰巨,谁都知晓凤阳案涉及大批淮西勋贵,闹个不好就会得罪人,可詹徽身为试左佥都御史,不得不认领这烫手山芋。
朱元璋点了点头,扭眼又朝着那群淮西勋贵瞪了一眼,其意味不言自喻。
这片刻的眼神示警,立马被人捕捉了去,朝臣们顿时各有想法。
有人庆幸,有人胆寒,有人唏嘘不已……
好在朱元璋没有当堂发飙,只粗略警告一番,便即宣布退朝。
……
乾清宫内,朱元璋面对着马皇后倒起了苦水:“这群该死的东西,只知一己私利,背着咱贪腐牟私,全不将咱大明律令放在眼里,养了这群混账东西,我大明焉能不乱,如今凤阳生乱,天下怕都要耻笑咱朱元璋,连老乡都不服你的统治!”
寻常时刻,马皇后是不问朝政的,眼下既已闹到跟前,她也只好温声劝慰道:“凤阳的事既已交给都察院,待查清事实再动气不迟,如今问题尚未查实,再急再恼也无计可施。”
朱元璋却是一脸愤恨:“查清楚了又如何?这贪腐之风蔓延,哪是查出一两个贪官污吏便能解决的?”
凤阳民乱之事,八成是那群淮西勋贵贪赃枉法,这一点朱元璋心知肚明。
他深知这帮老部将行军打仗个个勇猛,贪腐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若只是这一批人贪污腐败,朱元璋倒还有计可施,大不了抓住几个出头鸟,狠狠整治一番。
可当下情况,贪污问题已蔚然成风,即使他制定了严明律法,曾办了不少贪腐大案,斩杀了不少贪官污吏,便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还有人铤而走险。
可以想见,查办了凤阳案,只是治标不治本,日后类似的案件,仍会层出不穷。
“咱倒是想不明白,为何这抄家灭族、剥皮实草的严酷刑律,仍禁不住贪腐受贿,为何这些人又如此贪婪,就非得明知故犯?”朱元璋怒意难平,气得在乾清宫里走来走去。
“哪朝哪代,没有贪污,你莫要气坏了身子,反给自己添堵。”马皇后安慰道。
“可我大明才开国十多年,就有着如此贪腐乱象,我真不敢想想,这日后还会咋样?”朱元璋依旧气冲冲道。
过往朝代,开国都算是吏治清明,可大明开国才十多年,就先后出了空印案和胡惟庸案,贪腐之风屡治不绝,这让朱元璋很是恼火。
“要不,你找朱辰那后生问问,也许他们后世会有什么治贪腐的办法呢?”马皇后再次建议道。
朱元璋思虑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摆了摆手道:“算了,贪腐在于人心,只要人心有贪欲,即使再过个成千上万年,也会有贪污之事发生的,想来问了也是白问。”
作为皇帝,他已经症结,却无药可治。
“那你说,该怎么办吧?”马皇后也是无奈。
“等都察院的调查结果出来再看,咱这次要彻底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以后伸爪子前,要考虑一下,人头要不要!”说话间,朱元璋的脸上充满了杀气。
“重八,这些都是咱们的老兄弟了,还是不要做得太过了!”马皇后见状,连忙劝慰道。
“妹子,你放心吧!咱心里有数!”朱元璋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