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诸天:从邂逅祝玉妍和妖妃开始 > 第152章 最强融合功法诞生!太后赵姬的热情

第152章 最强融合功法诞生!太后赵姬的热情(2/2)

目录

与生俱来的政治智慧,让他通过一本书,目光穿过时代的局限,思虑日后的秦国,该何去何从了……

这就是所谓的‘高瞻远瞩’吧?

顾秋没有那么多精力,将所有诸天世界的皇权推翻。

一个高武大隋,已经让他疲于奔命了。

但他可以让这个世界偏离原本轨迹,变得更好一点。

随即,顾秋便给他一一讲解后世的发展经验,并提出均田制概念。

嬴政一边听,一边心中波澜汹涌,暗暗感慨:“先生真乃不世之材啊……”

两人从中午,一直谈到夕阳西下,才结束了这场对话。

嬴政站起身来,拱手作揖:

“天下一统之后,理当废除严苛峻法,休养生息,轻徭薄税,禁止土地买卖,以防兼并成风。”

“但武备依旧不能松弛,需在国力更为强势之时,铲除周遭威胁,为后世儿孙消除隐患。”

“先生大才,学生受教了。”

顾秋笑了笑:“然也。”

“还有一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不能落下。”

科技是为何物?

嬴政略作思量,便猜到一二,抬头问道:“就如同先生所制的‘氮肥’?”

“没错。”

“不仅仅是氮肥,还有很多……”

“待过些时日,我弄些产量更高的种子回来。”

闻听此言,嬴政心头大喜,语气有些急切的问道:“产量多高?”

以现在的种植条件,再加上化肥的话……

顾秋心中估量一下,保守的说道:“玉米在旱地可亩产二百斤,于南方约为三百斤。”

这么多?

上等田也不过亩产一百二十斤左右。

这玉米之物,产量竟是如此之高?

嬴政不知道顾秋会从哪弄来这么高产量的种子。

想来……应该就是他曾说过的海外吧?

大秦能得先生,何其幸哉?

“若有此等神物…….”

不等嬴政说完,顾秋又道:“红薯…….大概可亩产两千斤。”

“多少?”

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惊呼。

二人抬头看去,只见吕不韦,王绾,蒙骜一同伫立门口,神情诧异的看着顾秋。

嬴政亦是瞪大双眸,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先生,此事当真?”

顾秋点点头:“不过红薯营养价值单一,储存困难,不能充作主粮。”

“那也了不得啊!”吕不韦惊呼一声。

他快步走上前来,激动的拉起顾秋衣袖:“长信侯,这,这神物可在大秦?”

“不在,我要出门去拿。”

“快去!”

“那你快去!”

吕不韦一边推着顾秋,一边激动的嚷嚷着。

若有这等神物,那我这个大秦丞相,就可以打造一个从未有过的盛世!

千秋万代的史书上,都会有我吕不韦的浓重一笔!

吕不韦这个人,野心大,但政治抱负也大。

“吕丞相,你失态了。”

这时,赵姬从门外走了进来,怨愤的瞪了他一眼。

才刚回来,你就赶着他走了。

他走了,我怎么办?

吕不韦确实是兴奋的失态了,见赵姬进来,方才点醒,恢复了正常。

他呵呵一笑:“告罪,告罪。”

“吕某乍闻世间还有这等奇物,一时失智,还望太后,长信侯勿怪。”

赵姬瞪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随即,吕不韦等人给太后和嬴政见礼,道明此行来意。

他们是听说顾秋进宫,特意来找他的。

“找我?”

顾秋一脸不解:“诸位来寻顾某,不知有何贵干?”

吕不韦笑道:“自然是为了那篇‘一统论’。”

“长信侯可知,自从荀子先生的一统论问世之后,在各国造成多大反响吗?”

顾秋茫然摇头,表示不知。

嬴政接过话茬:“学生竟把此事忘了。”

“自从一统论问世之后,六国之中,百家之内,便是分作两派。”

“一派为支持,一派为反对。”

“诸子百家,许多人都去找荀子先生辩论,可荀子先生却在写下此篇后,便消失了。”

“于是,这些人又纷纷入秦,来找先生这个始作俑者辩论。”

顾秋心中轻笑,估计不消失不行吧?

这一统论放出去,得给六国造成多大影响啊?

恐怕那些齐,楚,赵,魏等等国家,认可一统论的人,都会投效秦国吧?

这时候,指不定有多少人想宰了这位儒家老先生呢……

难怪咸阳多了不少武者……

看来都是从各地而来的诸子百家高手。

顾秋皱了皱眉,这帮家伙闲得蛋疼……

我又要搞发展,又要修武道,又要在大隋筹备造反事宜,还要泡妞…….

哪有精力跟你们玩‘辩论大赛’啊?

赵姬轻笑说道:“一群不通大势的迂腐之辈,还妄图蚍蜉撼树?”

“哀家已经下旨,三日后请百家学子入宫,与长信侯好好辨上一场!”

蒙骜点点头:“言之有理。”

哼~~!

定要叫这些人见识见识我男人的厉害!

“彩!”

吕不韦一拍桌子:“此番辩论,定是精彩至极!”

“长信侯,你可要好生驳斥那些迂腐之辈!”

“给我大秦壮壮声势!”

蒙骜点点头:“言之有理。”

王绾呵呵一笑:“吕丞相,以长信侯之才,此事尚未开始,便已有定论。”

“那些迂腐之辈,定会在长信侯的唇枪舌剑下铩羽而归。”

蒙骜点点头:“言之有理。”

嬴政:“先生若能驳倒那些人,定会壮我大秦声势,引得天下有识之士投效。”

“在他日一统六国之期,或可免去诸多抵抗,减少杀戮。”

“这既是一场盛事,又是造福苍生之举。”

蒙骜点点头:“言之有理。”

不是……

你们这么兴奋做什么?

对我这么有信心做什么?

打架还行,辩论的话,以我那点浅薄学识,能行吗?

丢脸了怎么办?

说实话,顾秋对自己很没有信心。

但赵姬,嬴政,吕不韦,王绾等人,眼睛里却写着‘我们对你有信心’……

…….

此刻,咸阳城中,某处。

“呵。”

“一统论?”

“乱世之章罢了!”

原著中的高渐离,此时应当为十一二岁的少年。

但在这方世界,却是有所偏差。

已经十六岁的高渐离,放下手中竹简冷笑轻哼:

“裂土分疆,战祸连年,诸侯挟玉帛而问鼎,持戈矛以争衡?”

“荀子先生一代大家,怎会说出这等谬言?”

“诸侯纷争,乃是人心贪欲所致,与天下一统有何关联?”

“秦国吞并天下之际,所造杀戮,怕是比七国纷争要多上不少……”

一旁,一名发丝如雪,冰肌莹彻,婀娜妙曼,倾国倾城的女子浅笑一声:“钜子已经被他驳斥得闭关苦思。”

“墨家的面子,可全都靠你找回来了。”

雪女的年纪,与原著也有偏差,今年恰是二九芳华。

“呵。”

“区区一个长信侯,我还没放在眼里。”

“论武学造诣,世间恐怕无人能及他丝毫……”

“但在此事上,三日后定会叫他颜面无光!”

……

另外一边,某座庭院内。

一名紫衣女子伫立其中,低头看着手中竹条上的小字。

此女有着一头如瀑的紫发,色泽瑰丽且柔顺亮泽,发间点缀着精致小巧的簪花。

她身姿婀娜,玉腿修长,脸庞精致如画,眉眼盈盈,顾盼生辉,似藏着星辰幽梦。

颈间的肌肤细腻如脂玉,衣着上缠紫色花纹,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透着一种不沾染尘世烟火的空灵与绝美。

“长信侯回来了?”

一名紫衣女子轻声一句,露出浅浅笑意:“那三日后,可要去见见这位传说中的奇人......”

......

PS:往后诸天世界的感情戏,以女追男为主。

男追女太累,篇幅还长,收女慢不说,还拖剧情主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