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七十八章(二合一章) 一鸡三吃……(2/2)
一大一小地出奇地沉默。
三双眼睛互相看了又看,有纳闷,也有犹豫。
“怎么了这是?”
小果攥紧衣摆,将他俩轮着看了遍:“娘,咱们把这只鸡卖了罢。”
姜姀不解:“你昨日才说想吃酱油鸡,怎么这会儿鸡来了,反倒想给它卖咯?”
“不是刚被阿奶要过去一百多文钱么。咱们把这只鸡卖了,是不是正好能补上这个洞。”
听得好一阵咋舌,姜姀道:“我和你沈阿婆已经在做水墨竹灯了。等到时候把竹灯都拉到县城去卖,这个窟窿自然可以填上。这会儿没必要放着到嘴的肉不吃。”
小果这才缓和了神色:“娘,我想吃烤鸡。”
“宋郎君呢?”
略一迟疑,宋衍道:“炒鸡。”
“那正好。”姜姀笑,“我想喝点儿鸡汤,那咱们明日就来个一鸡三吃。明日还要做竹灯,咱们把鸡带上去,在沈叔家里做,到时也让沈叔帮忙给鸡拾掇拾掇。”
一提及沈猎户,宋衍的后脖颈又开始凉丝丝的:“这事儿哪用麻烦沈叔,明日我来就好。”
他把野鸡从陷阱里取出来,又帮着把陷阱重新布置好。
……
翌日清晨,姜姀起床,却没有赶早上去。
做好鸡蛋粥当朝食后,她烧了一大锅水,放凉后都倒在洗净的酱缸里。
宋衍抱着竹簸箕去溪里洗,小心翼翼地把豆子上的霉粉洗去。洗出来的豆子黄褐色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绿,闻起来味道不算好。
他皱了下眉头,这样脏兮兮的豆子,能做出来好吃的酱油么。
质疑归质疑,姜姀说的话他倒都一一照做。洗完豆子后,他把竹簸箕架在长椅上腾了会儿水。
只等姜姀那头发话,他立马就把豆子再抱过去。
姜姀已经在酱缸里调好了盐水。
家里没有秤,只能凭感觉估个量。按大约一斤盐五斤水的比例兑出来一缸盐水,确保盐粒子全部化匀后,喊道:“宋郎君,来倒豆子了。”
吭哧吭哧地捧着竹簸箕过去,宋衍哗的一下把豆子都倒进盐水里。
“这样就成了吗?”
姜姀给酱缸盖上盖,道:“之后每日拿竹筒浇一浇淋一淋,偶尔把遮帘移开让它晒晒太阳,等到夏天就能吃了。”
夏天啊。宋衍侧身看天,总觉得夏天还远着嘞。
“走吧,咱们上去吧。”姜姀冲小果招手。
小小的人儿刚给鸡圈收拾好,给鸡换上了新鲜的食物和水。
今日连鸡的伙食瞧着都丰盛了。不仅有寻常见的米糠和小虫,还揪了点儿野菜给它们吃。
这阵子下来,小果把鸡照看得很好。两只鸡也投桃报李,日产三个蛋轻轻松松。
姜姀看得直笑。山里的生活就是这点好。只要踏踏实实地过下去,总会迎来努力的回报。
三人反锁屋门,带着野鸡和半桶炭块,拾级上山。
到沈猎户家时,兰英婶正在家门前洗衣裳。
接来的山泉水放了满满一桶。她用肥皂在衣裳上打上泡,高举棒槌一下下地捶打。
这面打完,翻个面再来。等翻到第二次的时候,一擡头,终于和在旁看着的三个人对上了眼。
“好啊你们,走路不带声,这不是吓唬人么。”第二眼,才就看见宋衍手上拎的那只野鸡,“诶?这个季节还能猎到野鸡啊,真是少见。你们什么时候进山去了,我怎么不知道?”
姜姀笑笑:“昨日回去在陷阱里头捡到的。您说是不是巧嘞。”
洗衣裳的手没停下:“还真是。你沈叔往年这个时候都不进山,一直到开春才会去一趟。就是因为山里能猎的东西实在是少。你这陷阱也没放得太深吧,这样都能掉进去一只。啧啧,运气真好。”
她舀起一瓢水,淋在衣裳上冲干净上面的泡泡。又将没剩下多少肥皂泡的衣裳,直接浸没在水桶里,过了两遍水后,用手拧了,挂到晾衣杆上。
“沈叔在家吗?”姜姀探头探脑。
“在。”沈猎户闻声从屋里出来,瞥了一眼那只野鸡,赶紧把脸别过去,生怕下一瞬就要破功,“刚给娇娇喂完药。这鸡不错,这会儿还能见着这么肥的野鸡,少有嘞。”
姜姀听得直笑:“一会儿让宋衍杀了,咱们做个一鸡三吃。烤鸡、炖鸡、炒鸡,都给它包圆咯。”
过去好久,沈猎户终于把脸别回来:“要不我来吧。我今日闲着也是闲着。”
他刚伸出手,宋衍赶紧把鸡往身后一收:“阿叔,我也闲着,我来就好。”
姜姀在旁看着,总觉得他俩的状态有些古怪。
至于怪在哪里,她又说不出来。其实她昨日就品出了不对劲。宋衍在沈猎户跟前,瞧着有些殷勤得太过。
沈猎户进屋后,宋衍提刀走到山泉旁准备开始杀鸡。
她蹑手蹑脚地跟过去,蹲在他身侧问道:“宋郎君,你是不是有什么把柄给沈叔抓去了?”
宋衍提刀的手一顿,没敢扭头看她,很快恢复如常的神色,一刀割在鸡脖上:“没有。怎么突然这么想?”
“总觉得你俩哪儿不对。”
“想多了。”宋衍没等到鸡血流出,低头一看,发现血都凝固了。
他站起身往灶房走,“我去烧水。你管自个儿忙呗,不用管我。”
一直走到离开姜姀的视线,他才松下一口气,在灶房里哑口咆哮。再这么下去,被抓住的小辫子迟早要露馅。是时候找个机会同她说说了。
姜姀坐到靠椅上,又和兰英婶一同做起了竹灯。
过了会儿,就见宋衍抱着一大盆滚水出来。野鸡在水里一烫,用手轻轻一抹,就去了不少毛。剩下少许的顽固毛根,只能一根一根揪着拔。
宋衍在水里给野鸡开膛。把不能吃的都挖出来,能吃的鸡下水留着,仔仔细细在山泉水下冲洗了一遍又一遍。
这两个男人厨艺都一般。未免他俩糟蹋了好好的一只野鸡,兰英婶做完一个竹灯后便起身进了灶房。
空出来的位置,宋衍坐下补上。
他眼里笑眯眯的:“阿姀,你教我做竹编呗。”
姜姀其实不是很想搭理他。做竹编哪是所学就能学成的。
兰英婶之所以上手快,是因为有之前的功底,只是技术不到家,多练练就成。
而宋衍,成年人,零基础,初学者,每一个情况摆出来都于做竹编无益。
她正想开口拒绝,脑袋一偏,对上他俊逸的一张脸。那一双眼睛笑弯成了一条线,连鼻尖和唇珠都写满了讨好。
美色误人,刚到嘴边的“不”字怎么都说不出口。
“你等等。”姜姀把手里做了一半的补完,从头开始教他。
从竹篾的依次摆放开始,再到上竹筒压型,有规律地纵横排布,最后再是收口。
宋衍头一回仔细地看完全程,当真觉得高估了自己。
这退堂鼓打了吧,又怕给姜姀瞧不起。若是硬着头皮上,那更是赶鸭子上架。
果然人要有自知之明,有些事情的门槛够不着就不能强求,要不然就会像他这样进退维谷。
姜姀难得教得没耐心。
她觉得宋衍就不是做竹编的这块料。能认个竹子过个剑门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后续这种精细的活计。他实在不合适做,也学不会。
想了想,还是给他一个台阶下:“小果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你去找找她,顺道给她带点水喝?这天气干燥,要多喝水,要不然容易火气大。”
宋衍赶紧顺杆儿爬:“我这就去。”
麻溜地从椅子上起身,他头也不回地进屋去,拿了水壶,又头也不回地钻进了树林。
那背影走得不带一丝犹豫,姜姀无奈地摇摇头,继续做她手上差一点的竹灯收口。
山间很快飘起鸡肉的香气。兰英婶家的酱油,上次用完就只剩了个底,这回做炒鸡用的都是浓缩中的浓缩。
赤红发黑的酱色附在鸡肉表皮,拌上水芹一起炒过,光闻着就叫人食指大动。
被炒鸡的香气勾得有些分神,姜姀摸进屋,兰英婶给她夹了一块尝尝。
鸡肉有嚼劲得很,吃起来肉韧费牙,但又韧劲得恰到好处。吃完一块,她有些上头,没忍住,又拣了小半块尝尝。
兰英婶看笑:“今日小果跑出去玩,你这个做娘的倒是给馋猫附体了。”
不好意思地笑笑,只当是中场休息,姜姀吃完鸡块后又坐了回去。
过了会儿,又有别样的香味飘出来。这回做的显然是炖鸡。
兰英婶煮汤喜欢往里头放菌子提鲜,一下就能闻出汤里菌子的鲜香。
这回也不知道放的是什么菌子,首先排除先前吃过的松茸,松茸的香味没这么霸道。再闻闻,该不会是香菇吧。
山里竟还能采到野香菇,姜姀暗暗兴奋。她喜欢吃香菇,拿来溜肉片吃不要太香。
昨日带回去的半块猪肉还放盐腌着,要有香菇作配,分分钟就能给它解决咯。
香菇炖鸡的香气在山林间缭绕许久。兰英婶给灶里转了小火,让沈猎户帮忙看着,她自个儿来到屋外。
姜姀一个人做得无趣,好在效率不低。兰英婶做菜的时间里,她手边的水墨竹灯堆起来不少。
“阿姀,咱们要什么时候开饭?”
为了配合姜姀家的一日三餐,他们家这两日也是按照三餐来做。这不,看看日头,快正午了,便出来问问打算什么时候开吃。
毕竟烤鸡还得现烤现吃味道才好,现在串好的鸡肉,正放碗里用姜汁、酱油、盐腌着,只等姜姀开口,便能起野灶开动咯。
恰在这时,宋衍带着小果回来了。听兰英婶问及开饭,小果三两步地跑过去:“阿婆,我饿了。”
她在林子里疯跑,早上下肚的鸡蛋粥老早消化个精光,眼下饥肠辘辘,就等着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