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我有一座铸剑坊 > 未曾

未曾(1/2)

目录

未曾

“后来呢?”沈雾问。

于止寒冷笑一声,晃荡酒囊。

后来自然是查了,随手拎了个替罪羊,再一番宣告圣上圣名,这事就算过去了。

挺失望的。

虽说历朝历代都有昏君明君,有忠臣奸臣,但于止寒还是失望。

梁帝点他做翰林院修撰,他没应。

简直胆大,简直荒唐。违抗君令,他于止寒怎么敢。

不知有多少人在等着看他笑话,在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踏了。

有人嘲讽他,可也有人敬佩他。

年仅十七的金科状元,只要走下去,前途无量。只是他没要。

-

沈雾听到这里时哈哈大笑。

“人人都说诗剑清狂,果然如此。”

最早关于诗剑的故事,是《百晓杂谈》里记载的。一位佚名之士提及这位诗剑,言语之间皆是欣赏。

他念了两句话,几乎道尽了诗剑前半生。

“子生锦州才名盛,一朝金科诗剑成。”

人人都说那一年蜀中于家遭遇灭顶之灾,这番剧变使得于止寒顿悟,以诗入剑,踏入宗师级别。

其实不是。

在比这还要早之前,于止寒的诗就已经初具日后锋芒。没有华丽辞藻,直白凌厉得令人心惊。

他写京都,写朝廷,写他见过的一切景象。也写尚慎之。

《寒山雨夜赠别慎之》,是他离开京都前写下的。他要让所有人记得,在燕梁,有个人叫尚慎之。

这个人在他的诗句里,干净、明澈。皑皑如山上雪,清华如檐上月,不沾任何污泥,不落此间俗尘。

是,于止寒也确实做到了。

人人都记得长平三十七年有个叫尚慎之的人死去,但史书不记得。

因为这是皇帝的史官落的笔。

皇帝不允许。

-

梁帝喜文,宠爱文人才子,却也不会容忍一个不听话的人在跟前晃。

不能杀了于止寒,只能打压他。

故事总是润色过的,变成人们想要的模样。孤胆英雄一定是敢与天斗,强大到无坚不摧。

实际上,于止寒是拒绝了翰林院的位置,可他并不能随心所欲地站在梁帝面前,说自己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最终梁帝将他打发去了靠近南疆的一个小小城镇做县尉,连县令都不是。

于止寒没有怨言,带着一身傲气,孑然离去。

只可惜,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

在他以为这辈子差不多就该这样时,途经家乡锦州,他见到了此生都无法遗忘的场景。

那是炼狱,是日日夜夜折磨他的困境。

-

“第一剑。”

他仰靠亭柱,半晌后突然哂笑,偏头问沈雾:“十八岛你杀了你师父,悔过否?”

悔过否。

沈雾也笑:“未曾。”

当年他一步武皇,确实有一部分原因是筋脉未得巩固,伤了根本,但还不至于一身功夫尽失。

他这个人,向来是我欠你一分,便还你一分。你欠我的,也休想抹去。

手腕上那块疤,自此诞生。

所以十八岛一战,沈雾是真的差点死在那里。

或者说,他是已经死在了那里。不过死去的是空冥谷主的徒弟,是曾经的天下第一剑。

而活下来的,是沈雾,是他自己。

-

亭中风乍起。

于止寒定定看他一瞬,随即收回目光,望着天,轻声开口。

“江湖上说霍家庄有已故陆剑仙留下的破妄剑谱,他们没见过,道听途说便信了。”

这也是于家被灭满门的原因。

简单得没有一点戏剧性,只是人性最原始的无知贪婪。

有人说,蜀中于家,藏有碧落剑。此剑通阴阳,一剑可引得天地神雷,斩尽鬼魅。

太可笑了。

于止寒垂眸,笑得颤抖。

“蜀中剑阁镇守剑冢,紫光琼当属万剑之首。他们怎么不去抢剑阁?”

“于家哪里有什么碧落剑。那东西,早就被我——”

他顿了顿,扯了扯嘴角,声音低涩下去:“被我父亲送到了剑冢。”

沈雾忽的想起那年剑阁之遇,老阁主遥望重山,“这世间纷争不止,花开花落自有时。”

-

于家祖上不是什么江湖中人,只是天南地北四处奔走的商人。

那年于止寒祖父在西域救了一个男人,替他买来伤药,照顾了他一段时间。

而那人没有钱财,全身上下只有一柄剑,于是他将这把剑送给了于止寒的祖父。

并且后来于家举家搬迁,他护送他们南下,待定居锦州后便悄然离去。

祖父去世前,叮嘱于止寒父亲将剑送到剑阁。渊源纠缠,就到这一代。

后来于止寒听说过这事,却没见过这剑,更没见过那位剑客。

他现下手中之剑,和腰间别的酒囊里的酒一样,是某个江湖城镇里随手买的。

如此普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