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七零年代文工团 > 第97章 忙碌

第97章 忙碌(2/2)

目录

如今,尊重他,送他体面地离开,这或许是自己作为朋友唯一能为对方做的了。

第四天,祭拜姚思雨的时候,不知道顾淮从哪里弄到了几打纸钱,递给了宋知时。

运动期间,烧纸这种迷信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宋知时从小接受西式教育,其实以前也是不迷信的,但此刻的他却发自内心地相信了。他想,也许姚思雨跟刘志毅真的在地下团聚了呢?今生他们不能白头偕老,也得不到世人的祝福,那就让他们来世一起投胎,重新成为爱人吧。

宋知时盯着一缕青烟袅袅升起,飘到高空渐渐散去。这缕青烟的消散也正如姚思雨跟刘志毅,带走了亲友对他们的思念。

得益于李逢春的大力宣传,现在全县上下,就连路边的狗都知道,陕甘煤矿文工团在刚刚过去的军区劳动节联合汇演中获得了金奖。

陕甘煤矿文工团一时成为炙手可热的存在。

听说文工团要成立少儿组,把孩子们从小培养成优秀的演员,十里八乡甚至市里都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选拔。

这人山人海的气势可比上次招演员多多了。

这少儿组到底办不办,或许之前的李逢春还会有所犹豫,那现在的他恨不得这样的选拔人才的活动多来几个。

因为学生年龄跨度过大,文工团不得不张贴出选人要求:

只招收5岁以上,16岁以下的孩子,学龄前儿童无文化课要求,8岁以上儿童有文化课要求。

性别不限,根据个人天赋选择团队,不得身兼数队。

前三个月为免费考察期,不合格者予以劝退。留下的学生半年的学费为五块钱(寒暑假除外),每周一至周六上三次课,时间为下午五点到晚上七点,每周日上课时间为上午八点至下午三点。

这要求不可谓不苛刻,可家长们却跟看不见似的,一窝蜂地来报名。

这一切都源于告示的最后一句话:毕业以后包分配工作!

这可比进厂做工人要求低多了,同时难度也大了,还要家长从小培养,风险性更高。

可为了能给孩子一个铁饭碗,几乎没有家长去考虑五块钱的学费和培养时间问题。有的家里孩子多的,父母不差钱的,恨不得把孩子全给塞进去了。

宋知时一回来,就被抓了壮丁。只是他心情不好,做事速度也慢很多。

逝去的人已经逝去,活着的人还得继续生活,他万万没想到才劝过姚思雨的话,现在竟然要用来安慰自己。

因为文工团属于矿上的附属单位,所以矿区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宋知时很快就看见了熟人。

“宋同志——”

听见熟悉的声音,宋知时填单子的手一顿,擡头一看,这不正是周婶子和他之前让改名字的三个闺女嘛。

周秀萍背上背着小儿子,一手牵着两个女儿,大女儿则乖巧的跟在身后。

“周婶子,你这是……”

“我给我们家几个孩子也报上,就是这老大年龄好像超了点。”

自从宋知时上次一通连恐带吓的,周秀萍对三个女儿的生活上心了不少。前阵子她男人在矿上受了伤,赔到了一大笔钱,所以给孩子学点东西倒也可以负担。

“超了点也没事,我记得她叫朱玲语吧,让她去后面李团长那试试能不能唱歌,如果能,我们也要招实习生的。”

实习生这词还是宋知时引入的。

剩下的就是朱玲珑朱玲欣两姐妹了。

宋知时帮她们一一填好表格,又让人带她们去参加初选。

看着三个小姑娘因为自己的出现,命运发生了改变,宋知时的心情雨过天晴起来。

这时,他又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宋知时正埋头填单子,一道阴影挡住了他头上的自然光。

宋知时不用看都知道是谁。这两天顾淮就跟狗皮膏药似的,他走到哪里对方跟到哪里,一旦他表达出不满,顾淮就会远远地站到另一边,然后静静地注视着自己,仿佛是一只被主人遗弃的小狗,不,大狗!

顾淮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文工团的招生秩序,宋知时也不舍得他真的站在大太阳底下,只能把人招到身边,暂时作为他的秘书。

“顾淮,我说了多少遍了,你——”

“知时,看看谁来了?”顾淮笑着让开身躯,露出挡在后面的人。

“二姐!!!”宋知时惊喜地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这还是他这么多天第一次展露笑颜。

宋知音抱着小女儿,凌家先一手抱着小儿子,一手牵着大儿子,一家五口正笑眯眯地站在不远处。

宋知时上前接过宋知音手里的小外甥女:“你们怎么来了?也不告诉我一声。”

凌家先笑道:“怎么就不能来了?以后我们可要一直呆在这里了。”

宋知时一打听,原来凌家先已经成功入职报社并且转正了。

“我们也来给你几个外甥报个名!”

“不止我们呢,大哥大嫂家的几个孩子也来了,都来试试呗,支持一下你的工作。”

宋知时笑着笑着,眼眶不自觉红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