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2)
第73章
戏台子上正唱着一出好戏,唱念做打,咿咿呀呀,好不热闹。
众人看似都认真听戏,实则心思各异不得而知。
北静王妃甄遇春只觉得这出戏像是在她脑子里唱的,吵得人头疼。
她有些微的眩晕,不得不擡手撑住额头。
戏台和身边众人似乎都渐渐远去,耳边又浮起妹妹的声音:“······听闻那鹡鸰香念珠手串是极难得之物,乃齐聚天下名贵珍材制成,佩戴可使人百病全消,神清气爽、通体舒畅,有延年益寿之效。姐夫得了一串,定然是要给姐姐的,如此,姐姐身体大好,便可早日生一个小世子了!”
她也是这么以为的,满心欢喜,期待不已。
可王爷却费尽心思,拐着弯儿的把那东西借贾宝玉之手送给了林黛玉。
“姐夫也太过分了!若是旁的,给也就给了,可此物事关姐姐身体,更关系王府子嗣绵延,他怎么······”
北静王妃擡手止住甄映春忿忿不平的话语,“不过一串珠子,哪里就这般神奇了,王府什么好东西没有,何必计较那个。”
就算王爷有不该有的心思,那又如何,不说林黛玉是太后封的县主,就是依着林家的门风,林如海也不可能答应女儿做小。
甄遇春一直这么宽慰自己,就算心中膈应,倒也能忍得。
可前日府里的一名侧妃诊出有了身孕,而她在王妃的位置上这么些年,因身体不好,一直无所出,难免着急了。
偶然又听妹妹说起,一直压在心底火星子终于趁势燎原。
“有荣安县主那样的女子在跟前,也难怪荣亲王不肯答应亲事······”
其实两人不算亲姐妹,她是二房长女,甄映春是长房独女,她又早早嫁人离家,久不见面,哪有多少情分。
可如今家里只剩两人,甄映春手中握着甄家残部,她有王妃之尊,一暗一明,互为依靠。
因此随口道:“不是说她身子柔弱,乃胎里带来的不足,荣亲王深受荣宠,地位超然,他的正妃首要便是身体康健,必然要千挑万选,百里挑一的。”
甄映春有些惆怅灰心:“姐姐不知道,县主如今身体已经大好,精气神儿和容貌都又上了一层,越发出挑无匹······想来健康不是大碍。”
话落,又低声念了一句:“谁能想到那鹡鸰手串果真有如此的功效······”
甄遇春心中仿佛被人撒了一把针,刺的她难受,说话也就顾不得了,语气沉下来,道:“荣亲王妃的位置,便是没有林黛玉,你也别想了。今时不同往日,姑母不在了,咱们家又这样,恐怕太上皇也······”
甄映春面色僵了一瞬,勉强笑了笑,道:“我知道,不过在姐姐跟前才说一句。”
想着,远处一行人进来,北静王妃明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却仍然一眼就看到那走在妹妹身侧的女子。
她穿着银红羽纱白狐鹤氅,足蹬祥云羊皮小靴,远远走来,自带一股清韵风流,是阴沉天地间唯一一抹亮色。
向来自诩美貌窈窕的甄映春在她身边,便如山鸡一般,霎时叫比得蠢笨俗气起来。
果非凡品,难怪能勾得后院美女如云的王爷都念念不忘,暗中讨好。
甄遇春一时都有些自惭形秽起来。
黛玉等进来,恰好一出戏唱完。
上首北静王妃身侧坐着的,应该就是南安太妃了,面庞丰润,慈眉善目,正含笑望过来。
黛玉上前见礼,南安太妃亲自下来扶起她,笑着对贾母道:“老封君的外孙女儿果然出色,瞧这人品模样,说是百里挑一也不为过!真叫人一见就喜欢,只恨不得是我的孙女儿才好呢。”
贾母笑得合不拢嘴,道:“太妃过奖了,您瞧着她这会子端方乖巧,有时也淘的很!”
南安太妃拉着黛玉在身侧坐下,道:“小孩子,活泼些好。”
话毕又端详她面色,关心道:“听说你病了,可有瞧过大夫······我非要请你过来,你不嫌烦吧?”
黛玉一路走来,已经过了困劲,反倒精神起来,因笑道:“怎么会,出来走走也好。大夫也瞧过了,正吃着药呢,今日是最后一副了。”
南安太妃点点头:“这就好。”
众人重又归坐,安心听戏。
黛玉被拉着坐在南安太妃身边,不着痕迹的越过她看向另一边的北静王妃甄遇春。
进来时,这满堂的人都或热情或平淡的同她寒暄,只有这位王妃,明明特地派了妹妹和嬷嬷颇有些强硬的将自己请过来,好似非见不可,此时却始终高坐上首,脸色淡淡的,挂着疏离的笑容。
听完一场戏,正到了午饭的时辰,凤姐早准备好了宴席,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
又略坐了片刻,南安太妃道:“喜气也沾到了,县主也见了,宴席也吃了,我们就不多叨扰了,出来这半日,也该家去了。”
贾母忙又挽留,南安太妃自然又推辞。
如此一番,南安太妃朝北静王妃道:“我们这就走罢?”
说话间已起身,北静王妃却突然笑着开口:“太妃既乏了,就先回去歇息吧。我却不走的,常听人说贵妃娘娘的省亲别墅如何如何美丽气派,上回你家哥儿受伤来时,却未曾有机会欣赏,今日好容易来一回,必得好生逛一逛。”
南安太妃闻言,看了她一眼,笑着道:“我年纪大了,比不得你们年轻人,就先走一步了。”
众人将她送至正门,南安太妃停住,朝黛玉道:“好孩子,改日到我那里玩。”
黛玉含笑答应,南安太妃便登上马车去了。
目送南安王府的马车驶出宁荣街,贾母暗暗吐出一口气,回身应付甄家姐妹。
闹了一天了,原本只是自家亲近之人凑在一处吃酒听戏,热闹放松一下,不料来了贵客,少不得打着十二万分小心招待,这会子都累了,却仍得提起精神陪着游逛。
一行人进了大观园,天色已经阴的越来越厚,可北静王妃却很有兴致,大有一气儿将偌大的园子逛个遍的意思。
走至花溆,天上零零星星飘起了碎雪珠儿,正好此处靠着假山有一座八角亭,贾母便道:“下雪了,请王妃进亭子避雪,也吃杯茶暖暖身子。”
北静王妃从前因小产伤了身子,极为畏寒,此时嘴唇已冻得发紫,连大红口脂都掩盖不住。
不肯失了仪态,她勉力撑着不叫自己发抖,看了黛玉一眼,笑道:“雪中漫步,倒也别有一番意趣。”
话虽如此,还是移步亭中。
一时丫头婆子忙着挂毡布、打帘子、于连廊凳上铺暖垫,扫雪烧茶炉子,又传点心茶果子。
王熙凤见北静王妃面色苍白,裹紧了斗篷,忙又命准备姜茶。
黛玉跟着走了这一路,许是药力发散了,除了露在外头的手脸冻得冰凉,身上反倒热烘烘的,很有些舒畅的感觉。
不一时姜茶装在暖笼里送来,王熙凤先盛了一碗奉于北静王妃,又捧了一碗给贾母。
贾母喝了一口,见黛玉扒着连廊透过束起一半的帘子伸手接雪珠儿,忙道:“玉儿!还不快过来,仔细再冻着,风寒还未好,岂不要愈加严重。”
黛玉露齿一笑,走过来道:“我好多了,正觉得有些热呢。”
贾母还未说什么,北静王妃在一边道:“我方才听映春说了,孙嬷嬷对县主多有不敬,她素来是个直爽性子,叫我惯坏了······我已罚过她了,这会子大家都在,叫她当面赔个不是,还望县主莫要与她一般见识。”
黛玉总觉得这位王妃对自己有股莫名的敌意,即便她口中说着道歉的软话,眼中仍然是冷冰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