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2/2)
凌珺当日提亲时,女儿还住在贾家呢。
他乃皇帝嫡亲的胞弟,自然早早知道圣上对这些旧臣之心,若要避嫌,自然不肯上门的。
林如海摇摇头,对黛玉道:“去罢。”
黛玉见父亲又拾起笔,便不再打扰,走去一边指点巧姐儿写字了。
林如海虽执笔,却并未落笔,看着女儿和妻子肖似的脸,不由有些恍惚。
他因着妻子之故,总要顾及老太太,可对贾家旁的什么人,却没有半点情分的。
想起当日中毒,不落井下石已是极限。
那时病愈后追查,隐隐有线索指向京中,他惊极骇极,不敢相信。
为了不打草惊蛇,又因为凌珺可靠,所以仍叫女儿回了贾家,却到底忍不住日日悬心。
调任京中后,他暗中调查,最终确认妻子的死和贾家无关,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若妻子的亲人骨血当真要看着她去死,林如海想,那他真怕妻子九泉之下难安。
虽如此说,贾家也不可原谅:他们在知道甄家害死了自己的亲妹妹之后,轻而易举的相信了甄家说辞,当真以为那毒是下给他林如海的,只是阴差阳错被妻子饮下。
而后收了甄家三万两银子,就将此事轻飘飘揭过,从此绝口不提,反越加来往亲密。
至于他们放任甄家给自己下毒之事,林如海冷笑,妻子死后,他同贾府便如陌路人,倒并不足怪。
他不是睚眦必报的性子,期间又牵扯妻子、女儿,因此并不曾出手做什么。
而他之所以如此宽宏,亦是因为贾家多行不义必自毙,横竖落不得好下场,他何必脏了自己的手,只冷眼旁观便是。
至于那小丫头,享家族供养,便要受家族牵累,各人有各人的命法。
心中作如此想,可看着仰头认真听黛玉教导的巧姐儿,林如海半晌叹了口气:俗语说见面三分情,这小丫头日日来家中,早已不是不知名姓模样的陌生人。
罢了,稚子何辜,她既投了女儿的缘,也是她的造化,他不阻止就是。
王熙凤换好衣裳,坐在妆台前梳妆。
描眉画眼,涂脂抹粉,最后选了大红口脂仔细涂抹,曾经恍若神仙妃子的琏二奶奶渐渐又出现在镜中。
自首饰匣里拿起朝阳五凤挂珠钗递给小红,这也是她所剩不多的体面贵重首饰了,因从前最常戴,已是身份的象征,倒不好典了出去。
待小红将凤钗绾上,凤姐起身,由着丫头披上素面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如今虽已是春暖花开,四月芳菲时,可她自病中,便格外怕冷,因每时出门,仍要备上厚披风。
小红扶着她走到一侧落地大穿衣镜前,凤姐端详半晌,道:“把我那副双衡比目玫瑰佩拿过来。”
小红忙去妆匣取过来与她压在裙边佩好,凤姐这才点点头,“走吧。”
马车一路摇晃,因此时正是热闹的时候,街上行人来往,为避开拥挤之处,绕了不少路。
约莫半个时辰后,终于到了王府。
车夫去叫门,凤姐掀帘看了看,对小红道:“我看起来如何?”
小红忙道:“瞧不出什么,倒像是好人一样呢,奶奶放心吧。”
凤姐这才略略松了口气:内里越落魄,外头便越要盛气,否则旁人还不待如何,自己倒先虚了。
不一时,有王家小厮上前迎姑奶奶下车。
凤姐扶着小红,站在颇有些冷清的门前,暗暗叹了口气,心中越发不好受。
从前叔父在时,王家何等热闹,门前哪日不排满了等着拜访的外地官员、商人,真是人一走,茶凉的便快了。
提步进门,边走边留意家中:如今也是艰难,叔母一个妇道人家,不能开源,便只能节流,没见连往日的迎客小轿都免了。
这般想着,已是到了前厅,略坐了片刻,王子腾夫人匆匆而来。
凤姐起身见礼,王夫人道:“快坐,不是说病了,我昨儿还说要去看你,却总不得空,这会子又巴巴的过来做什么?”
凤姐笑着坐下,“劳叔母想着,我今日觉着身上好多了,想着雏鸾下月成婚,便过来瞧瞧。”
王夫人闻言,便滚下泪来:“可怜你叔父走得早,看不见女儿出嫁了。”
凤姐免不得又陪着落了会子泪,半晌劝道:“叔母快别这样,原是大喜的好事,叔父泉下有知,也高兴呢。”
王夫人慢慢住了泪,道:“说来,幸得史家肯等,不然三年一过,你妹妹岂不耽误了?只是如今才一年,只因他们家要外任,不知何年何月回来,只得赶着办了。不能尽足了孝,你妹妹正伤心呢,回头你去好好劝劝她,啊。”
凤姐道:“是。如此也好,想来叔父也不肯为着他,耽误了雏鸾妹妹的。”
两人又说了会子话,凤姐眼见王夫人满心官司,急着去给女儿筹备嫁妆,便不再客套,“叔母,如今叔父不在了,咱们家便是你做主,如今正有一事,还需叔母于我拿个主意。”
王夫人见她容色严肃,不由坐正:“何事?”
“我们二爷恐是容不得我了。”凤姐缓缓道。
“什么?!”王夫人惊叫出声。
她连日操忙女儿婚事,哪有余力关心旁人,对外头的事竟是一丝儿也不闻,此时免不得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