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在恋爱综艺和影帝捆绑营业后[穿书] > 《情书》上

《情书》上(2/2)

目录

“呜呜,你吓死我了,我还以为……”

李想又高兴又想哭。

“以为什么?你乱想什么呢?别哭媳妇儿,你在那边,你哭我也没法抱着你,不哭啊。”

陈楼心疼道。

“那你刚才还说,还说那样的话。”

李想委屈。

陈楼说:“怪我,没说清楚。媳妇儿,店里只剩最后一张卡了,就一分钟,你听我说。”

“嗯!我听着呢。”

李想抓紧电话筒。

“媳妇儿,答应你老师。这么好的机会你不能放弃,更不能因为我放弃!你明天就去和你老师说你答应了,听见没有?”

陈楼大声道。

“可是——”

“我来找你!”

陈楼说了自己的决定。

“什么?”

嘟嘟。

话费告急的声音再度响起。

陈楼急声道:“媳妇儿你等我来找你,你等等我,我可以的,你等等我。”

嘟——

电话断线了。

陈楼看着电话亭外的风雪,听着电话里的嘟声,低声道:“我会走很快的,等等我好不好?”

【《情书》第八幕,二十一岁的陈楼来到李想的学校。】

“李想,有人找。”

李想在自习室准备期末考试,被接水回来的同学拍了拍肩膀。

“找我?谁啊?”

李想扶了扶眼镜。

“不认识,好像不是我们院的,手里拿着东西,应该是要送你的。”

同学说。

“哦……”

李想合上书,走出去。

一个穿着半新不旧的干净棉袄,戴着遮住耳朵和半张脸的帽子的人站在路灯下。

李想先认出了那个人脖子上的围巾,那是他给陈楼织的。

李想呆在原地。

陈楼对他笑起来,提起手里的东西,对他晃了晃。

“陈,陈楼。”

李想拔腿朝他跑过去。

陈楼左右看了一眼来往走路或者骑车的大学生,握住了李想的手臂,没让他扑进自己怀里。

“你怎么来的?”

李想太惊喜了,不敢相信会在这里见到他。

“傻,当然是坐火车来的,不然我走过来的啊?”

陈楼笑话他。

李想傻笑,“不是,我是说你怎么会来的?”

“我不是说了,我来找你吗。”

陈楼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他,解下围巾,带着热气圈在他脖子上,又把他的大衣拉紧。

“怎么就穿这么少,帽子不戴,围巾手套也不戴。”

李想只知道笑了,“有,在教室里面。”

陈楼说:“那你先回去吧,外面冷。这个是我奶奶磨得芝麻豆奶粉,你泡着喝。”

“啊,你这就要走?”

李想一把抓住他的手。

陈楼又往左右看了一眼,侧了侧身,把他的手塞进自己暖和的棉袄里。

陈楼靠近他,低声说:“没有要走,我来了,就不走了。”

回忆结束。

看着来往的快递车和业主,陈楼拉着李想的手继续往前走。

李想说:“你那时候真不要命,工作说辞就辞了,一个人就敢往这里跑。”

陈楼笑话他:“那没什么,你说怎么不等寒假过了再来,才要我的命。”

李想听了笑起来,“本来就是嘛,你都知道我期末考要回家了,就不能等两天。后来,舍不得钱买车票,还让你一个人在这里过的年。”

他说着,依然满心心疼。

陈楼笑着说:“太着急了,一天我都等不了。”

【《情书》第九幕,陈楼最后一次修改遗嘱,见完律师回来,看到李想在整理东西。】

房间里东西放的乱七八糟的,床底下的保险箱这会儿放到了床上,李想正看着里面的东西发呆。

床下还有好几个打开的纸箱子。

纸箱子里装着磁带碟片一些书和旅游纪念品,还有奖状奖杯什么的。

原来是放在杂物间里的,现在都被翻出来了。

“阿想,找什么呢?”

陈楼穿越纸箱子走到他身边坐下。

“回来啦。”

李想回过神,“找日历呢,你什么时候收到这里来的,都不跟我说。”

李想不写日记,却会留着挂历,在上面圈上重要的日期。

他的留着,就是往抽屉里一放就行了,今天想起来看,在抽屉里没找着,才翻出这么多东西来。

最后,是在陈楼放在床底下的保险箱里找到的。

保险箱里放的不是钱或者房产证,有的是一个装饼干的四方铁盒子,剩下的就是他的日历本了。

“怕坏了,就给收起来了。”

陈楼拉起他的手,“怎么想起来找这个了?”

李想说:“你每次生病我都有记,你生病还没有我多,刚刚看了下,我没记错。所以,你就别老想那些有的没的啦,你身体比我好呢!”

“我哪有想什么。”

陈楼不承认,拿起他刚才放下的那本日历本,上面有一格子涂黑的日期。

6月18日。

陈楼愣了下,“是这个日子啊。”

是他父亲的祭日。

李想说:“本来,是红色的,我在上面画了一套红色的雨衣。”

“嗯?嗯。”

陈楼想起来,笑问:“是红色的吗?我记得,好像是蓝色的吧?”

李想说:“在我这儿就是红色的……一直没有给你说,那天,也是我发现我喜欢你的那一天。”

【《情书》第十幕,陈楼和李想十七岁。李想在日历里写了这样的话:爱上他的那个夏天,雨下的很大。】

六月的南方小镇,多雨。

刚走出校门,雨倾盆而下。

李想快步跑到公交站台,从书包侧袋拿纸巾,一边擦脸,一边露出烦恼之色。

旁边的女同学抱怨,天气预报没说要下雨,好好的大晴天说下就下雨了。

“喂,纸条精,接着!”

自行车刹在面前,一个高瘦的男生从车前筐里拿了雨衣,丢给李想。

李想接住,惊讶地看着陈楼。

“给我?那你——”

“走了!”

陈楼踩着车蹬,进了雨里,很快就被大雨吞没。

李想抱着雨衣,呆呆地看着他,心跳的很快。

心里骂:你才是纸条精。

心却热起来。

“同学?同学!”

旁边的女生拍了他一下。

李想回过神,“有事吗?”

女生不好意思地说:“那个,同学,我家就在前面,我没有带伞,可以借一下这个吗?我回去拿了伞就过来还你。”

李想下意识抱紧了雨衣,“我同学给我的,不好意思。”

李想慌忙套上雨衣,跑进雨里。

不知道是被女生说小气还是别的,耳朵红红的。

但李想没想过,自己会没有机会把雨衣还给陈楼。

那天暴雨过后,陈楼请假了。

“陈楼同学是请病假吗?”

李想还担心他是淋雨感冒了,问了老师,老师叹息着拍拍他的肩膀,让他不要多问。

李想心里惴惴不安。

陈楼一个星期没有来,李想心里的不安不断扩大,夜不能寐。

坏消息还是来了。

“陈楼同学因为一些原因休学了,这个学期不会回来。同学们继续上课。”

李想听到讲台上班主任说,脑袋嗡的一声。

“老师,出什么事了?”

“陈楼怎么啦?”

“怎么会休学这么严重?”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问,老师只拍着桌子说:“好了,书拿出来,上课。”

李想一节课什么都没听进去,一下课就站起来,跟在一些同学后面,听他们问老师怎么回事。

班主任还是不说。

但很快就有和陈楼家住的近的同学传了消息。

——上周五的那场暴雨,陈楼爸爸出了车祸,撞死了人。

——陈楼的爸爸没抢救回来,也死了。

——陈楼家要赔给被撞的人家很多很多钱。

——陈楼休学是去打工了。

李想哭了,很难过。

怎么会这样……

少年人从来没想过,人生会出现这样的转弯,原本一起走的人,眨眼就不会再见面。

李想找到陈楼家,听邻居说他家房子已经卖了,葬礼办完一家子就走了。

“怪就怪这该死的雨,好死不死的,哎……可怜哦,那家人也不是好性子,来葬礼闹啊,陈楼爸的骨灰罐子都差点砸了。要不是陈楼舅舅心肠好,拿钱出来,他们还不走呢。陈楼那孩子也是硬气,给他舅舅签了欠条。只是那么多钱他一个孩子怎么还?房子卖了还要几万呢!陈楼妈身体不好还吃药呢,上面一个奶奶,喽……”

邻居老奶奶满口都是可怜。

李想很难受。

可是,除了哭,他什么都做不了。

陈楼的天塌了。

李想擡头,看到乌云很沉很重,和自己的心情一样。

不见天光。

又是一个雨天。

【《情书》第十一幕,十七岁的李想写下第一封情书。】

李想终于打听到了陈楼家现在的地址。

夜晚,李想开了灯,取出信纸却不知道该怎么写。

尊敬的陈楼同学:

我是李想,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

把信纸捏成团,李想重新写。

尊敬的陈楼同学:

我是李想,听闻了你的事情——

李想皱眉,又将这些字划掉。

重新写:

尊敬的陈楼同学……

“陈楼,你的信,怎么寄到家里来了。”

陈楼舅妈把信递给陈楼,有点不高兴的样子。

陈楼一家现在借住在工厂安排给他舅舅的宿舍,至于他舅舅一家已经搬去新家住了,这里只是他舅舅上夜班休息的地方。

几平米的房子,没有厨浴,卫生间是一层楼共用一间。

现在,陈楼舅舅正在张罗让陈楼接他爸爸的岗位,在厂里工作的事。

麻烦舅舅这么多地方,也难怪舅妈不给好脸色了。

陈楼惊讶地接过来,“不好意思舅妈,给你添麻烦了。”

“你知道就好。”

陈楼舅妈转身走了,没有进屋。

信是陈楼没想到的人写的。

——实验中学,高二一班,李想寄。

陈楼愣了一下,混乱的脑子里才想起李想这么一号人来。

他拆开信封,看信里写了什么。

【尊敬的陈楼同学:

我是李想,一直没来得及谢谢你给我的雨衣,想还给你不知道你方不方便收。

不知道这封信你能不能收到,如果你收到的话,有时间请回一下我。

非常感谢。

敬礼。

你的同学,李想。】

陈楼松了一口气,随后有些哭笑不得。

打开信的时候,他很怕看到一些车祸,休学之类的文字。

但看到竟然是这么一件小事,又有点好笑。

就这点事,也值当他写信来。

“小楼,是谁写的信?”

看到母亲的病容,陈楼脸上的笑就暗了,“没有谁,一个同学。”

陈楼没想到,还会收到第二封。

“你的信,好像还是上回那个给你写的。怎么,你没回他?你给他讲一下,我这每天忙里忙外的,哪有时间天天给你带这东西。”

陈楼舅妈这次给信的时候,说的直白。

陈楼抱歉道:“对不起舅妈,我记得给他说。”

他看了一下,还真是【高二一班李想寄】

陈楼皱了一下眉头,打开看之后,却是有点鼻子发酸。

【尊敬的陈楼同学:

我是李想,写信来是想谢谢你上次借给我的雨衣。之前我写过一封信,不知道你有没有收到,也不知道这一封你能不能收到。

马上就是暑假了,我可以过来找你,顺便把雨衣还给你吗?

谢谢你,盼你回信。

敬礼。

你的同学,李想。】

“……搞什么啊,一件雨衣而已。”

陈楼靠在厂房门外的墙上,仰着头,眨眨眼睛,眨掉酸涩。

其实他知道,哪里是一件雨衣,那家伙是想关心自己。

但是……他现在一点也不想见到以前的同学。

陈楼给李想回了信。

李想收到很惊喜,心跳的很快,但看到信的内容,他眼睛慢慢红了。

【尊敬的李想同学:

我是陈楼,你的信我收到了,一件雨衣而已不用在意。这边工厂不方便收发包裹,会麻烦到人家,所以不用给我送了。

不客气。

你的同学,陈楼。】

李想趴在桌子上,趴了很久。

陈楼没想到还会再收到李想的信。

这次不是邮寄来的,是来看望自己的班主任带过来的。

“都好吧?”

班主任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家庭出现巨大变故的少年。

陈楼笑笑,“我还好,谢谢老师。之前我去银行拿钱,才知道老师给我寄过钱,太谢谢您了!我这里还能应付,不能要您的钱。就是跨行汇款要手续费,我本来还想着有时间取出来给您送回去,现在刚好,银行就在旁边,我去取一下。”

班主任连忙拦住他,“不是我寄的钱,是学校同学还有一些老师的心意。”

陈楼脸上的笑变得勉强起来。

班主任拍拍他的肩膀,“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师生同学一场,有困难大家都帮一把。如果是别的同学遇到这样的事,陈楼同学肯定也愿意帮忙的对不对?况且,也没有多少,你就收着吧。”

班主任说出了这趟来真正的目的。

“陈楼同学,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给学校考个好成绩比什么都强。你舅舅那边怎么说?可以商量吗?就剩最后一年了,等你考上大学,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啊。老师这趟来给你带了各科考卷还有作业,你要是忙不过来,不写也行,但书本不能落下。等下学期,你就回来。”

陈楼笑不出来了,偏过头道:“对不起老师……我,不回去了。”

班主任激动道:“你才多大,不读书怎么行?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你说出来,老师能帮一定帮。”

陈楼摇摇头,也没细说,只道:“现在大学生也不包就业了,我舅舅和厂里说好了,等我在流水线上干两年,有资历了,再考上证,就转管理部门去。大学生出来,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工作。我这个成绩也就那样,本来也考不上什么好大学,算啦。”

“怎么能算了!”

班主任好说歹说,却劝不住陈楼,最后只好叹气说:“你也别急着做决定,我会和学校说保留你两年学籍的,之后再说。”

陈楼送他离开,班主任拍了拍袋子,“这些卷子你也别扔了,里面还有你同学给你整理的笔记呢,就是李想同学。那孩子是个好的,听说我来看你,特特找上我家来,让我带给你呢。好像还给你写了信,你看看。”

陈楼怅然,“是他啊。”

陈楼回了宿舍,把袋子打开,发现里面有不少东西。

三本笔记本,一些考卷,还有一盒饼干,一封信。

陈楼先看了信。

这次的笔迹连笔很多还有涂改,看起来写的很着急。

【尊敬的陈楼同学:

我是李想,不好意思又打扰你了,听说老师来看你,想着这些笔记你或许有用,就拿给你了,等你回来的时候还给我就好。

还有饼干,以前听你说你妹妹喜欢吃,刚好家里有,就拿了一盒,你不要介意。

希望你一切都好!

你的同学,李想。】

陈楼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他记得他们关系没有多好,甚至得罪过对方。

“陈楼同学,你的作文呢?”

身为语文课代表的李想敲他桌子。

“明天交行不行?”

陈楼嬉皮笑脸,讨价还价。

李想看了他一眼,在纸条上写下陈楼的名字,用回形针夹在第一本作业上。

“又写,你是纸条精转世的吗?”

陈楼一把抽过纸条。

“还给我!”

李想着急去抢。

“行,只要你承认你是纸条精,我就还你。”

陈楼手举的高高的。

“你!”

李想气红了脸。

“干什么,纸条精你不会要哭吧?怎么这么不经逗,行行行,还你还你总行了吧?”

陈楼把纸条还给他。

“滚!”

李想转身走了。

“纸条精你纸条不要啦?”

陈楼还在后面喊。

“哈哈哈!”

同学们哄笑。

陈楼不耐烦写周记作文,李想每次记名字都有他,陈楼叫他纸条精,还把他惹急过几次。

但饼干,确实是妹妹以前吵着要吃的。

现在,这个家也买不起这东西了。

翻开笔记,陈楼发现上面是从高一记到高二的,每个学科的错题和重点,显然是他自己的笔记。

陈楼看着笔记沉默了很久。

回到七十六岁的陈楼。

他翻着人生骤变这一年的日记,看到自己把笔记本和饼干还给他那天被圈了蓝色的圈。

陈楼对李想说:“以前都没仔细看……蓝色,是不高兴吗。”

他经常看的都是李想大学毕业以后的日历,李想上学那几年的本子他也看过,但有关这一年的一次都没翻开过。

李想说:“是不开心啊,你弟弟把笔记本还给我,说了你不会回来上课的事。要不是他把饼干拿走,就不是蓝色,是黑色了。”

李想看着保险箱里的饼干盒,笑起来,“还好,他拿给你了。”

【《情书》第十二幕,暑假的最后一天,骑着自行车在附近游荡了一整个夏天的李想终于“偶遇”了一身工装的陈楼。】

“陈楼同学!陈楼同学!”

铃铃铃。

李想打着自行车的车铃,一路急踩着脚踏,飞快地赶过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