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2/2)
“高大人,这雨下了一夜,今日总算小了些。”
“是极是极,这天很快就会放晴了,高大人就可以高枕无忧喽。”
“长孙大人也是,以后就能睡个安稳觉啦!”
……
看到这一幕,裴寂、刘文静、萧瑀、裴矩等几位都有些无语。
也罢,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这都是他们自寻死路,可怨不得旁人。
刘文静睁开眼睛,神色淡漠的看灰蒙蒙的天空,意有所指道:
“这雨还没有停,也不知何时能见到日头。”
闻言,萧瑀的双目依旧直直地盯着地面,却淡淡的回了一句:“无妨,只要日头还在,就总有天晴的时候。”
几人心照不宣,于是,他们又开始投身进了听雨赏花睡大觉的大业之中。
虽然这些朝臣们稍显愚钝,可高士廉和长孙无忌皆是聪明人,各个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这等非常时期,他们可不敢胡乱说话。
至少,在确定最后的胜利者是秦王之前,他们不会对这些话做出应答。
于是,两人的脸上均浮起一层假笑,略显虚伪的寒暄道:
“为陛下办事,得沐圣恩,我等感激不尽,又有何忧虑?”
“陛下英明神武,天下海清河晏,在下每天都睡得很安稳。”
……
夺嫡之事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之怨,只是在以往,这些人不愿意趟这趟浑水,他们只想待价而沽,等东风压倒西风之际,才肯下最后的赌注,顺便捞一把从龙之功。
即使功劳微薄、不如别的朝臣亲厚,可是他们也没有站在敌人的队伍里。
因此,纵使继任的皇帝看不惯他们如此行径,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善待他们。
而今,大抵是觉得秦王李世民既然能成为唐太宗,说不得会出人意料的成为最后的赢家,所以他们想要赌一把,将身家性命全压在秦王身上。
而追随太子的那批人却认为,太子和齐王实力雄厚、合二为一,而秦王则略有不如,双方经过一场鏖战,想来会是太子更胜一筹。
那就下注吧,从龙之功本来就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又能延续百年富贵;
可若是赌输了,只怕要辞官回乡或者发配到清闲衙门去喽。
……
雨声淅沥,宫门大开。
文武百官们鱼贯而入,少倾,便到了太极殿。却见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兄弟三人早已赫然在列。
三人皆是垂首而立,面色如常。
这是?什么情况?
看到如此出乎意料的一幕,不说这些普通大臣,就连裴寂、刘文静、萧瑀等几位朝中要员也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皇帝究竟意欲何为?真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趁着皇帝未至,不时有人偷觑太极殿中的内侍们,企图从他们的神色中窥得一二,也好猜中皇帝的心思,以免稍后说错话,反倒被皇帝厌恶。
约摸等了一盏茶的时间,皇帝终于驾临,大臣们先行礼叩拜,而后便缄口不言,眼观鼻鼻关心,活似一尊雕像。
而平日里喧闹不堪的朝堂上也一片寂静,无人敢率先发言。
“怎么都不说话?”
李渊目光淡然,从十二冕旒中扫视着大殿中的这群大臣们。
“你们不是很能说吗?”
“又是向裴寂、刘文静、萧瑀打探消息,询问谁是最后的赢家;又是祝贺太子和秦王地位稳固。”
说道此处,他微微一顿,又以手扶额,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
“哦,对。还有人恭贺高士廉和长孙无忌能高枕无忧、睡个安稳觉。”
怎么?现在都不说话?”
“朕记得,朕的大臣们都巧舌如簧,根本不是不能言语的哑巴!”
“请陛下息怒~”
虽然李渊的声音极为平静,可诸位大臣心知,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更令人惊恐的是,陛下竟然对他们在宫门前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
此时此刻,文武百官皆心中一凛,屏息凝神,根本没人敢去摸虎须。
因此,上至皇子王孙,下至微末宫女,所有人都立刻长跪不起,以首触地。
“请陛下息怒~”
李渊冷笑一声,指着丹陛
“息怒?朕的儿子自相残杀、目无王法,这让朕如何息怒?”
天子问罪了。
虽然李渊怒不可遏,厉声指责自己的儿子们,可那些心思机敏的大臣们知道,这是在找替罪羊呢。
皇帝如日之暖,如月之明,是不能、也不会有过错的。
而太子、秦王和齐王是龙子凤孙,自然也不会有错,否则皇帝脸上无光。
那谁有错?又该罚谁?该怎么平息此事?
答案其实很简单——虽然皇子们聚众私斗,可他们不会有错,错的是低下的属下们。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