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雾里照探花3 让我好好看看(2/2)
明明他今年才十九,神态中透出的老成却像是活了半辈子的人。
她迎上前,浅笑如昔:“累了吧?我备了衣物和热水,待你梳洗完毕,九哥差不多就到了。”
“不急,待我好好看看你。”司寇青勾起一抹浅笑,星眸里光影流转,潋滟生波,“嗯,栾芾姑娘还是我认识的栾芾姑娘,在下心安了。”
绝世美男莞尔一笑的魅力分分钟帅杀颜狗,不是颜狗看了也会觉得眼晕,她这种不花痴的人都有片刻的失神,果然不怕反派坏,就怕反派帅……
栾芾稳了稳气息,声音比之前更为轻柔:“你一开口,我就确定了你也还是原来的司寇。”
他笑而不语,跟着伙计到后院洗漱。
少顷,司寇青衣冠楚楚的回到茶馆,见伙计抱着他的衣物离去,出声讨回。
栾芾亲自炒了几个下酒菜,听见动静,以为是应九来了,连忙出来。
司寇青抱着残破的青衣,解释道:“这是家母亲手做给我的,她有眼疾,这上面的一针一线,费了她三年的功夫。”
她定睛一看,才认出这是初见那日他穿的那袭青衣,也是他目前最体面的一身衣裳,它还寄托着他对亡母的哀思。
如果不是城里的刁民作怪,兴许他还能再穿个两三年,可是栾芾也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
扶郢虽富余,比起盛京、江陵等人才辈出的地方却显得底蕴不足,两百多年来,扶郢只出过老族长司寇妨涯和司寇屿寰这两个轰动一时、载入史记的名人,可以说司寇族人就是扶郢的门面,扶郢的名声、利益都和司寇一族的荣辱息息相关。
司寇一族没落,扶郢因此被牵连,几代皇帝像是忘了有这个地方,什么好处什么福利永远都轮不到扶郢,闹饥荒、洪涝的时候,扶郢是最后一个被赈灾的,要不是扶郢地理位置好,现在的人口得减五分之一。
百姓积怨已久,恰逢司寇青拒官还乡,他们便把满腔愤懑都发泄在他身上。
好在内定一事上,天下的学子是支持他的,科举公平,他们才有更多的机会。
栾芾再看他时,眼中不知不觉的多了几分疼惜:“今日风大,不久便能干,还是洗好了再拿回去吧。”
伙计亦是感伤不已,闻言猛点头:“公子放心,我会用最小的力道揉搓的。”
“谁家饭食香飘十里?我可是大老远就闻到了。”应九声先至,而后人到。
司寇青顺势松手,让伙计拿走脏衣,笑道:“九兄这是一路寻着味来的吗?”
应九轻摇折扇,笑声爽朗:“知我者,唯有青兄。”
这二人谈笑风生的样子,真是好久好久都不曾见过了,栾芾含笑道:“你们先上楼,我再炒两个菜就来。”
应九以扇掩面,一双眼睛滴溜乱转,戏谑地道:“栾芾姑娘竟然亲自下厨,青兄,我这是沾了你的光啊。”
司寇青朝她含笑作揖:“有劳了。”
栾芾和他们熟了,礼都懒得回了,摆摆手就进了厨房。
约一炷香,她端菜上楼,司寇青和应九非常捧场,对她的厨艺大夸特夸花式夸,她明知道他们夸大了,但在他们的巧舌如簧下被哄得笑容满面。
酒足饭饱,那两位玩起了射复酒令,栾芾碍于文采有限,起初未参与,只是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玩,随后司寇青提议换个玩法,让她写了个字覆于碗底,而后她形容这个词让他们猜,并且用那个字拟诗。
三人从午时玩到了晚间,除了玩行酒令,他们还聊着天南地北,畅所欲言,酒续了一壶又一壶,两个男人烂醉如泥,应九指着他又指指她,想说什么,却抵不住醉意倒在了桌上。
司寇青嘲笑他:“说自己千杯不醉,最后还不如我顶事。”
他执起酒杯,望着窗外夜幕,低声一笑:“酒如清露鲊如花……不然秋月春风夜,争那闲思往事何?古人诚不欺我。”
“哆”的一声,瓷杯落桌,酒水洒了小片桌面。
栾芾转头一看,他和应九同款姿势趴在桌上,已然睡死。
她酒量不如他们,不过他们不强迫她喝酒,甚至劝她少喝,结果她才是最清醒的那一个。
楼下街道灯火通明,人流如织,楼上灯火阑珊,安详静谧。
栾芾慢慢趴到桌上,同他们一起挤在不大的桌子里,共享一片小天地。
今天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过得最快活的一天,她希望不管过去多少年,未来变成什么样,应九、司寇青、包括她自己,都能记住今天他们为彼此敞开过胸怀、拥有过同等份量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