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骁英谨书·壹 > 第24章

第24章(1/2)

目录

第24章

“真是好算计,东馗愚。”

可不是好算计吗,他东馗愚与武阳王以寻杜收复战的胜败来打赌,却利用她的智谋来达成目的。

“这怎么能说是算计,这可是双赢啊赵大人,您也不想有人在顶上指手画脚不是,某是在为您谋求逍遥啊。”

哑谜打得一旁的刘江满面写着听不懂。

“为我?难为东馗先生为我着想,现下我亦想为先生着想,帮您去除心上污浊。”

冷笑一声,赵谨取下白玉短笛置于唇边。

“慢慢慢!”东馗愚终于变了脸色,赶紧上前作揖赔不是,“赵大人稍安勿躁,某此举确有私心,但涉及一些不好于此地言说之事,可否请赵大人移步一谈?”

“可,不过我有一条件。”赵谨将短笛放下,仍握在手中。

东馗愚扯扯嘴角,主动道:“奉某今年所得粮饷一半来赔罪如何?”

“七成,先生莫不是忘了还有之前的事。”赵谨轻笑,笑时若春风拂去寒冬,可惜依旧凉得刺骨。

东馗愚抖抖眉毛,应了。

于是赵谨跟随东馗愚前往僻静处,他顺便叫上了刘江,刘江没有拒绝。

少时抵达甚为空旷的营盘,纵深极小,仅有四五营帐,营帐之间离得很远,此乃军师谋士所住之地。赵谨并不住这里,她被安排住在主营将军营帐旁边,以示对贵人的尊敬。

“赵大人请,刘属长也不必客气。”

东馗愚撩开自己营帐的帘子,摆出恭卑的姿态。

赵谨淡淡地瞥他一眼,迈步进了营帐。幸好东馗愚不算邋遢,营帐无有难闻味道,否则她会忍不住为东馗先生吹奏一曲。

与半点拘谨没有的赵谨不同,刘江迟疑许久才入营,规规矩矩坐在边角。随后东馗愚进来,将帘子绑固好。

“莫说闲话,说正事。”

一句话阻了东馗愚活跃气氛的心思,他无奈笑笑,让刘江将他旁边的包袱递来,从中取出一卷竹简,双手呈给赵谨。

赵谨毫不客气地接过竹简,将之展开,未几,冷冷淡淡的面庞浮现几许微妙。

“武阳王居然会同意,他就不怕你心术不正,凭拿到手的兵马投敌,或支持哪位王子王孙引发干阳内乱?”

“赵大人何必明知故问。”

“你不讲与他听,莫非要劳我费口舌?”

赵谨将竹简卷好,扔回东馗愚怀里,而她所指的人自是一脸懵的刘江。

“哎呀,某险些忘了。”东馗愚对刘江歉意一笑,“刘属长,接下来某所言之事望你莫外传。”

“自然,请先生放心。”刘江赶紧表态,紧张得很,约莫是怕一不小心落得被灭口的下场,毕竟知道越多越容易掉脑袋。

东馗愚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语气轻描淡写。

“某想为干阳建一支不受束缚、神出鬼没的游军。这支游军不属于虎锋军,乃是仅听从王上一人命令的军队。但即便是王上也不会知晓游军所在,最大可能地避免细作刺探到关于游军的军情。

而游军的职责则是于敌我双方僵持或我军败势已显的情况下打破僵局或扭转败局。虎锋军不会知晓游军所在,不会知晓游军会不会驰援,又有何谋策,敌军无法通过安插在虎锋军中的细作刺探到游军军情,但可能知晓游军的存在,于是要么惊疑不定如惊弓之鸟,要么被打得措手不及。

倘若顺利,干阳的这支游军会在敌军心底种下一颗忌惮之种,敌军会时刻防备游军的突袭,会耗费大量心力对付游军,乃至与无形之气斗智斗勇。如此,干阳虎锋军即可挣脱敌军的智谋束缚,肆意驰骋,以摧枯拉朽之力击败敌军。”

话音落下,刘江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似是为便于他理解,东馗愚还贴心地总结一句:“一言以蔽之,游军是打乱敌军布局的变数,是我军身处绝境时的希望,是意想不到的奇兵,某会让这支游军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凶兽,助干阳一统天下。”

“那……那我,您为何要将此事告知于我?”

东馗愚不假思索地回答:“自是想让刘属长所领火头兵属加入这支游军。事实上,王上予游军最多兵马数目是一万兵五百马,在游军未取得巨大战功前只允许有千人百马,游军兵卒必然要身兼数职,既要筹备辎重打仗,又要集粮起灶,无战时尚可,若参战必是顾不上。若能得刘属长加入,我游军将如虎添翼,无后顾之忧。”

话很好听,可刘江皱眉沉思,有所顾虑。

如赵谨所提出的问题,武阳王要怎样才能放心这样一支如脱缰野马的游军在外逍遥?最为寻常的办法是将游军将士的亲人聚在一处,明说保护,实则为质。

刘江踌躇着开口:“敢问先生可知王上如何放心游军在外?”

东馗愚从容答之:“若把将士亲人留王都或某一城做质,未免太伤将士为国征战的赤子之心,且那样做万一被某些有不轨之心的宵小利用,游军反而会成为刺向王上的刀。

是以某向王上提议,不如从次军功入手安王上之心。游军参战所得次军功按十倍计数入简,战军功按两倍计数入简,条件是游军不可抢夺战时战后缴获之物。战后,游军须派人持多倍军功符、王令以及游军军功总数记简,到虎锋军进行核查与入数,虎锋军须镌刻保留一份游军军功总数记简,以方便来日核对。”

“如此一来,便由虎锋军监督游军是否有所作为。而假如虎锋军作假苛待游军,抢游军之功,游军可直接禀报王上,王上自会查实再予以额外补偿,没准能因此为虎锋除去害群之马。

此外,会有王上的心腹监察使加入游军,监察游军是否有反叛之意、欺瞒之行。

至于游军除掉监察使,执意不参战或投敌或引发内乱的情况,不参战无军功无粮饷,投敌或引发内战则要掂量掂量凭这最多一万人马能否与干阳几十万大军抗衡。加之若王上下通缉游军之令,干阳所有关口皆不会再对游军敞开,我等自己或许能跑,我等家人决计跑不掉。到那时我等不仁,王上自当可以不义。”

“并且……”东馗愚眯眼一笑,温和地利诱道,“若刘属长能加入游军,令爱天生不能言之疾许有法子痊愈。”

可谓精准攥住刘江的命门。

刘江考虑片刻同意了,并答应说服同属的火头兵,等此战结束就跟随东馗愚。

待刘江离开后又过了许久,闭目养神的赵谨才再度开口:“雪山竟会放人入世,你许诺了什么好处?”

雪山中有雪族,受雪神庇护,善医善毒,天生之疾寻常医师难治,却难不住雪族人。当然,东馗愚召雪族人入世绝非是为了医治刘江的女儿。

“无需好处,雪族虽避世,但在涉及天下兴亡一事上她们并不会吝啬。某倒是没想到,赵大人会如此误会您的母族,雪族莫非待您不好?”

无怪东馗愚好奇,雪族与辅天三家关系不差,且不说赵谨拥有雪山血脉,就说她与钟家沾亲带故,又是被钟家人送去雪山,这不看僧面看佛面,她怎么着都不应受到苛待。

然赵谨讥讽道:“如同厌恶仇人的子孙,雪山神明对青帝因爱生恨,准青星源于青鸾,青鸾源于青帝,我便如同青帝的孙辈,怎能不得雪山神明的厌恶。”

紧接着她又冷笑补充:“那雪神不接纳我,让我梦魇又让我为寒气侵扰,若非师傅以秘术制止雪神的卑劣行径,我恐怕年少冲动会去打砸雪神像。最终雪神会妥协也不过是因为钟家许了好处,故而我不信那等小气神会无私地放族人来助我等结束乱世。”

话音落下,东馗愚挑眉,故作惊奇道:“原来您厌恶雪神,某还以为您是尊崇雪神,毕竟您时常穿着侍奉雪神的神子服饰。”

“我娘亲的遗物,我为何穿不得。是人尊崇那神明,还是这银冠与红袍有了灵智会自行拜神?东馗先生不必费心思探我的喜恶,即使你召来的是唯雪神是从的神子,我也不会因喜恶弃责任于不顾。何况我与谧关系尚可,她是我表姐,就算我不喜她所信奉的神,我二人也不会为那小气神反目成仇。”

言罢,赵谨起身,既已明了来者是谁,就不打算再与这厮打太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