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5章 博物架(2/2)
曾凡很奇怪他好端端找自己做什么,不知道他认不认识门口,挂断电话等了几分钟,就出了院子,走到胡同外面。
刚好一辆很宽大的商务车驶进村子,看到曾凡靠边停下,电动门自动向后划开,李东东从里面出来,第二个从上面下来的竟然是薛启航,两人下来后,电动门自动关闭。
“你们也认识,我就不介绍了,启航听说你木工的技术很高超,想过来见识一下,他觉得跟你不熟,拉着我一起过来!”李东东先开口说明来意。
“我只是自己无聊瞎鼓捣,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你们听谁说的?进去吧!”曾凡看司机没有下车的意思,转身在前面领路。
薛启航主动解答疑惑:“说来也巧,老曾你两年前那个绯闻女友和我还有些关系,她的前夫是我表叔,他们有共同的女儿,也保持联系,我表叔从她那里看到你的作品,然后推荐给了我,我也很好奇,这不就过来看看,东哥跟你熟,这不就请他一起过来了!”
几句话的功夫三个人进了院子,接着走进屋里。
二十多平米的堂屋还稍微宽敞一点,接着走进西屋那就局促多了,北面是沙发茶几,西侧是木工台子,其余的大部分地方都被曾凡刚完成的博物架占满了,房子中间空余面积很小,还摆着一个人字梯,一把木椅,三个人进屋后,几乎把整个房间都占满了,转身都变得困难起来。
“老曾,这都是你的作品吗,你够深藏不露的,咱俩认识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你还有这本事!”李东东看着架子上的雕刻惊叹道,他第一眼看到的也是那个孙悟空的木雕,拿在手里研究。
“我也是最近两年才学习木雕,水平还不行!”曾凡谦虚道。
“这还不行,我觉得你这作品摆进博物馆都够资格!”李东东拿着孙悟空的木雕爱不释手。
曾凡笑了笑没再解释,他这些木雕作品也算不上真正的原创,还在模仿阶段,同样的作品用电脑雕刻机几个小时就能复制出来,他一刀一刀的得花几十个小时,跟真正的木雕大师比,还差的很多。
薛启航一进屋,注意力就被造型奇特的博物架吸引了,仔细看整个博物架都是由数不清的小木条拼接而成,顿时有种不虚此行的感觉。
他爷爷就是靠打造家具发家,实木家具始终是他们家的主营业务之一,从小受到这方面的熏陶,他当然比普通人了解的更多,眼光也不是李东东能比。
“老曾,你这个博物架都是用这种木条榫卯拼接成的吗?用了多少木条,花了多长时间?”薛启航问道。
“木条应该超过十万根,具体数量我也不清楚,前几天刚完成,组装过程用了有半年吧,大部分时间得上班!”曾凡解释道。
“我靠,十万根,老曾,你可真有耐心,太牛逼了!”李东东这才注意到博物架的细节,大声称赞道。
“这些木条都是标准尺寸吗?”薛启航看到的东西更多。
一般的古建模型,木雕作品也不值得他单独跑一趟,他们总厂不缺精通这两门手艺的师傅,这种开创性的标准模块才是让他重视的原因,这些模块可以通过自动生产线大量制作,甚至组装和搭建也更方便机器人施工,可以快速搭建各种复杂建筑,就算这种小尺寸模块,也可以做乐高一样的玩具。
“大多数都是一比十的长度,也有少数一比二十,一比三十的尺寸,底座配重为了方便我直接用的大块木料,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部分调整!”曾凡知道他关心的是什么。
尽管没想着靠这个发财,设计的时候不可避免要查询大量资料,许多应用场景他不可能不了解,既然了解当然要有所考虑,只是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被别人发现。
薛启航的许多问题都很专业,显然他不仅仅学习管理学,在木艺相关的产品方面了解的也很多,不过他学的更多是理论知识,都是从适用范围和市场前景方面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