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7章 木雕(1/2)
模块的设计图交给薛启航后,曾凡就不再参与后续的工作,他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短时间内,博物架他不打算改成别的形状,每天专注于木雕,这个技艺比搭建模块更需要耐心,更需要灵感,也更有挑战性。
同样的一个人物雕像,几百刀能雕成,可是想要雕的更形象更生动,那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再反复雕琢几千刀,几万刀才行。
一年的时间,曾凡将四大名着的人物和场景又丰富了不少,他的博物架终于不那么空荡荡了。
当然,这只是表面,通过这些场景的雕刻,曾凡感觉自己在雕刻技艺方面也进步很多。
这时候如果再面对李东东的称赞,他不会有那种心虚的感觉了,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定的自信。
技艺水平提高,他的雕刻速度并没有提升,反而比以前更慢了。
现在一件新作品往往要花几个月时间,需要反复雕琢,直到满意为止。
曾凡也不再把空闲时间都用来做事,而是大把时间用来发呆,将下一步要雕刻的部分在脑中仔细琢磨,直到想差不多了才开始实际动刀。
很多时候想的也不是雕刻的事情,就是脑袋空空的单纯发呆,什么都不想!
白天曾凡照常去沙发厂上班,几年前他就是木工车间最资深的员工,车间里的人不知道轮换了多少,他仍然每天在重复着差不多的工作。
中午的时候,会议室通常也是只有他一个人,偶尔会有其他人过来,也只是打个招呼各自休息。
八个小时过后,下班回家,自己做饭自己吃,然后到西屋发呆、做木雕,到点睡觉,第二天早上继续重复。
东屋里的两台电视已经许久没打开过了,早先的时候,曾凡还打算将架子床上的电视拆下来安装到西屋的墙上,后来发现电视看不看对他也没什么影响,于是一切照旧,几年下来也习惯了。
不仅不看电视,手机里的新闻他都很久不看了,除了工作日,平时他都不看时间,电话经常几个月也接不了一个。
每天的生活都格外简单,别人看来枯燥无比的生活,曾凡自己却感觉过得很有滋味。
幸福的时光过得很快,就会给人很短暂的错觉。
曾凡的时间一天一天过得很快,每一天他都感觉过得很充实,手上的作品也会更完善一点,每一天都会有所不同。
新的一年开始后,曾凡打算不做四大名着的场景了,那都是些虚拟人物,他准备做一些现实中存在过的人物雕像。
他现在的水平不是雕的像不像的问题,而是可不可以在像不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提升,他发现人物的雕像也可以包含更多的内容,人物自身的故事,自身的思想,自身的功业,都有可能通过小小的雕像展现出来。
距离太远的人曾凡也只是道听途说的故事,体会不够深,他率先雕刻的是他的父亲曾广海,母亲邱彩娥,父母去世已经十几年,印象越来越模糊,现在正好凭借这个手艺把他们的形象固定下来。
本来以为没有太大难度的事情,实际动起手来,曾凡却感觉很不容易,他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太纷杂,想要下刀的时候反而有点无所适从了。
连续几天找不到头绪,于是拿其他人练手,村子里的邻居,厂子里的同事,只需要抓住一两个突出的特点表现,快的时候,往往几个小时就能雕刻完成。
找到一点感觉后,再回头继续做父母的雕像,过一阵子又下不去刀,再拿其他人练手,反反复复,大半年的时间又过去了。
曾凡陆续完成了几个真人木雕,他父母的雕像仍然没有最后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