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 第557章 整备(下)

第557章 整备(下)(1/2)

目录

七月初旬过后,小暑将至,泗水县内,街道上的行人日渐增多。

民兵训练、房屋修筑、防御工事营建等各类事务繁杂,纷至沓来。

这日,晨曦微露,鸡鸣声刚起,在府衙劳作的农户们便肩扛农具,前往县衙大门外领取粥食、煎饼等食物。

苏尚虽抄没了诸多商户的田产,可所得粮食却不如预期。

原来,这些商户临近南海,商路畅达,从不囤积粮食。往东南行至中州,便是大秦帝国最大且最繁华的沿海古城,物资充裕,他们自然不愁食物短缺。

如今,苏尚尚未能完全掌控泗水县周边商路,尤其是往南的水道与山路,这在当下至关重要,关乎县城商户能否继续经营生意。

李幼白几乎整日都待在县衙,夜宿于简易草甸之上。清晨开饭时,她也会随众人一同领取食物。

领餐之人众多,并非只有农户。大家按不同时间、批次前来,现场秩序井然。

工人们领完粥食面饼后,便返回工厂;农户们则或在附近街巷徘徊,或席地而坐,吃饱后才前往农田劳作。

李幼白端着一碗稀粥和十几张面饼,登上县衙旁侧的高楼屋顶,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

食物味道寡淡,面饼坚硬干涩,需就着稀粥才能咽下。

此时,一队队民兵喊着口号从远处跑来,队伍里人员混杂,有农民、打手、武馆弟子等。

如今,他们都成了普通民兵,在苏尚的指挥下,由小头领带领进行战前训练。这种卖命之事,按理说鲜有人愿意参与。然而,待遇不同,人们的想法也会改变。

为激发民兵斗志,苏尚规定,训练期间,他们中午和晚上都能吃到肉;在工厂劳作的工人与田间耕种的农户,虽也能吃到荤腥,但次数远不及民兵。

即便水梁山靠近粮食储备充足的东州边境,可对于许多普通人而言,粮食和荤腥依旧是难得的奢侈品。民以食为天,若没了食物,便可能心生反意。

这些冒险加入民兵的人,大多是为了能吃上一口好饭,少数人还会把吃剩的肉末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李幼白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而苏尚见了,眼中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铁牢之中,苏尚亲自端着粥食步入。尉迟磐靠坐在草甸上,沉默不语。

他伤势未愈,身上气力恢复不到一半。衙差搬来木椅,放在苏尚身后,手持火枪,警惕地盯着铁牢里的尉迟磐。

苏尚坐下后,翘着腿,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看上去温文尔雅。

她开口说道:“感觉怎样?本官这儿有南州府最好的医师,她说你伤势恢复得挺快,不过可能会落下些后遗症。”

尉迟磐低头,目光涣散,仿若没有听见。苏尚并未在意,继续说道:“泗水县近来发生的事,你想必都有所耳闻。侯家家主已死,你也为他尽忠到最后。如今,为本官做事如何?”

苏尚不再讲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在江湖闯荡之人,没几个会信这些。

正义、邪恶、忠心、奸诈等词,只有那些胸怀抱负之人,才会在意世俗眼光与自身道德约束。

听到侯家家主死讯时,尉迟磐的眼神微微一动,旋即又恢复平静。

当年,为躲避秦军追杀,他千里迢迢逃出东州,躲进水梁山。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单打独斗难成气候。是侯家家主见他体魄强健,给了他一口饭吃,他这才在水梁山待了将近二十年。

要说主仆情谊有多深厚,其实也谈不上,这些年,他与侯家家主见面次数寥寥无几。

但侯家家主的救命之恩,尉迟磐一直铭记于心。只是如今,听闻主子死讯,对方却已身首异处。

见尉迟磐依旧不说话,苏尚站起身来,语气依旧温和:“本官知道你不惧生死。实不相瞒,本官手下能用的武师不多,你很对本官胃口。杀了你,本官觉得着实可惜。你暂且在此养伤,伤好之前,本官等你答复。若你无意为本官效力,本官便放你离开,只是不能再留在泗水县。”

言罢,苏尚挥了挥袖袍,大步离去,留下尉迟磐一脸惊愕与意外。

泗水县新建的冶炼工坊内,炉火熊熊,热气腾腾。

众多赤着上身的精壮汉子,手持小锤头,“乒乒乓乓”地敲打着手中器物。县里留存的旧兵器,早已布满灰尘,脆弱不堪,需重新锻造加固。

随着时代发展和铸造工艺进步,如今锻造的兵器比过去更加结实耐用。

李幼白拿着一把火枪走进工坊,找到陈山,问道:“你看看,这把枪还能修好吗?”

陈山接过火枪,不禁面露惊讶之色。他打铁造枪十几年,从未见过样式如此奇特、分量这般沉重的火枪,这枪至少有七八斤重。

枪身锃亮,纹路精美,拿在手里,便能感觉到它绝非寻常之物。来此地几日,他听本地人说过,县令有一把极为厉害的火枪,想来眼前这把便是。

陈山仔细观察枪头,发现枪管已彻底弯曲,想要掰直几乎不可能,只能回炉重造。

而且这枪采用组合式工艺,他反复揣摩许久,才不太确定地说道:“可以试试,但依我看,成功的几率不高。”

他平日里造的火枪,都是普通土枪,能打响就行,就算是稍微精良些的,也只是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就如同扎马步打拳,基础就摆在那儿,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本质。

李幼白听后,又找了几个村寨的铸铁师傅询问,得到的答复都差不多:能修,但成功率不高。这样的回答还算不错,就怕遇到那些不懂装懂的人,把枪拆了放进炉子,最后却再也拿不出来。

这把火枪制作耗时耗力,既然别人修不好,无奈之下,李幼白只好将枪拿回去妥善藏好。

没了这把枪,苏尚的人身安全便多了几分隐患。当下局势敏感,李幼白担心会有人前来暗杀,防得了一时,却防不了一世。

若无人时刻贴身保护,实在难以安心。或许苏尚正是看中尉迟磐的体魄和武艺,他身高九尺,站在她们这些女子面前,高出一个头,宛如一座小山,做个人肉盾牌再合适不过。

傍晚用餐时,苏尚召集城内商户商议大事,余家等大户和宁家等散户为首的一众商户纷纷前来。苏尚宣布,明日起,便要对外采取行动。

盘踞在泗水县南边商道的贼匪,若识趣,就赶紧归降,否则休怪她不客气。她让商户们派人传信过去,能不打仗自然最好。但那些流窜在外的匪人与城里的贼人不同,有些匪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自恃行动敏捷、武艺高强,想要他们投靠,可能性并不大。

对于这类人,自然是要斩草除根,不加入己方阵营,便是敌人,唯有杀之而后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