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帝丹(1/1)
好在,他手中有帝丹的丹方,帝丹是六级丹药,也是他如今神魂力量能够炼制的最高等级,超过这个等级就无法炼制了,据他所知,帝丹在外面的售价高达二十万神晶一枚,只需要多炼制几炉帝丹,就能够凑足这笔钱了,想到这,嘴角不由微微上扬。
郑浩又从储物戒中取出五瓶丹药,全部交给了白梅,“还有这些丹药也一起出售”
白梅接过丹药,打开看了看,笑道:“一共七瓶丹药,其中菩提丹四瓶,一共十六枚。淬魂丹三瓶,共十二枚,都是药性达到九成七以上的极品丹药,我出六万神晶收购,不知前辈可还满意”
这个价格算是高的了,菩提丹是五级丹药,服用后能够帮助修炼之人领悟天地法则的奥秘,是法则境的人不可或缺的丹药,外面的售价大约在二千五到二千八神晶之间,淬魂丹功效是滋养神魂,什么人都能用,不分修为层级,极品的外面的售价大约在一千神晶,白梅给的价格还是很公道的。
郑浩点了点头,“可以,另外,我还想购买一些别的灵草”,说罢将一张单子递到白梅手上。
白梅接过单子看了一眼,就递给了闽老,单子上的灵草是炼制帝丹的材料,闽老虽不会炼丹,但对一些常见丹药的丹方还算比较熟悉,冲白梅点了点头,“这些灵草都有,我这就让人去准备”,说罢转身离开。
白梅笑着对郑浩道:“前辈不如随我到休息室喝杯茶,等我的人将货款和灵草全部备齐后,给您送过来”
“如此就多谢了”,郑浩也不反对,跟在白梅身后来到一间装潢雅致的房间,整个房间都是用木制材料铺设,窗外一汪小小的碧池中间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流泉潺潺而下,虽然全部是人工做的景,却也清新动人。
趁郑浩的目光看向窗外时,白梅也在细细打量着郑浩,她猜测郑浩是一名炼丹师,全部极品,而且药性达到九成七以上,这样的炼丹实力除了灵药谷出来的人,她想不出别的,在看到丹药的那一刻起,她就存了交好的心思,要知道,如果能够一直有如此高品质的丹药出售,无论是对拍卖行的名声或是生意,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前辈贵姓,可否留下联系方式,等神冥草到了,方便我们通知前辈”,白梅的笑容温婉动人,让人如沐春风。
“这是自然,我叫莫一,这几天都会在临江城停留,神冥草的事就麻烦白管事费心了,过几天我还有丹药拿来售卖”,说话间和白梅在对方的传讯石上留下神识印记。
“这样呀,那真是太好了,莫前辈放心,我们和顺拍卖行别的不说,口碑一直是最好的,保证不会让前辈吃亏”,白梅开心道,“今天虽是初次见面,不过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相信我们之间的合作必定会长长久久”
很快,闽老带着一枚储物袋和一张卡片回来,他将卡片递到郑浩手中,“莫前辈,这是我们和顺拍卖行的贵宾卡,下一次,前辈如果有什么需要购买或是拍卖的东西,只要出示卡片,就能享受一定优惠,灵草作价五万五千神晶,剩下的五千神晶已经放入这枚储物袋中,请查看”
郑浩接过储物袋,神识一扫,果然东西都在里面,收下卡片,道了一声谢,就离开了和顺拍卖行。
后堂的一间房间里,白梅和闽老相对而坐,两人眼中都闪着兴奋的光,那些丹药品质实在是太好了,他们经营拍卖行这么多年了,如此品质的丹药还是第一次拿到,如果能和刚刚那位客人打好关系,以后如果能一直拿到他的丹药售卖,那么,拍卖行的生意一定会有很大起色,只要业绩够优秀,必定会得到家族的关注,他们这一房人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闽叔,你说,那些丹药会是那个人炼制的吗?”,白梅有些不确定的问。
“不好说,不过他刚刚买的灵草是炼制帝丹用的,且等两日,如果他拿着帝丹来出售,那丹药是他本人炼制的可能性就极高了”,闽老道。
“我觉得此人的年龄应当不大,他虽然用斗篷将脸遮住,可是,他取丹药给我时,我看清了他的手,那绝对是年轻人的手,而且,他的修为不高,说不定他真的来自灵药谷”,白梅道。
“先别想那么多,无论他来自哪里,我们开门做生意,能交好当然最好,如果不能,也不要得罪”
郑浩在临江城随便找了一家客栈,住进去后就再也没有出来,简单布下一个阵法,他就开始不停的炼制丹药,帝丹等级很高,炼制不易,非常耗神,而且一炉只能出两枚丹药,帝丹的售价是二十万,可那是零售价,如果全部打包卖给拍卖行,价格不可能有这么高,能有十五万一枚就不错了,所以,他必须炼制最少十枚丹药才行,两天时间,他炼制了五炉丹药,购买来的灵草也消耗完了,如果想再炼丹,就必须重新再买灵草才行。
剩下的时间,郑浩就在客栈内修炼,恢复体力,第三天中午,白梅的消息终于传来,神冥草已经到了,他匆匆出了客栈,再次来到和顺拍卖行。
看到郑浩,白梅直接让人将神冥草取来,是两株开着白色花朵的灵草,灵草的叶子不是绿色的,而是艳红如血,看起来很是奇特,不用闽老介绍,郑浩已经清晰的知道了这种灵草的功效,生长时间等信息。
“莫前辈,两株两千年份神冥草,您看可还行”,白梅问。
“很好,非常好”
郑浩取出惜梦瑶给的二百万神晶,连同五瓶丹药一起递到白梅手中,“白管事,实不相瞒,我的一位长辈受了伤,急需神冥草,我手上的神晶不够,只有两百万,剩下不足的神晶我想用这些丹药抵,这里一共有十枚帝丹,不知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