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 第553章 三年规划

第553章 三年规划(1/1)

目录

翌日,廖化传下命令,五日后分别举行军部、政部常委会议;十日后举行军部扩大会议,全体少将军衔以上人员参加,同时举行政部扩大会议,全体太守、郡丞以上人员参加。

因为廖化提前向军部、政部传过密令,大部分人员在吊唁结束后,都没有离去。其中幽州官员,因为北方异族异动,一部分官员将军并未前来邺城,另有一部分包括刺史阎忠,都已经提前返回幽州,只有少部分作为幽州代表,参加会议。

在军政部常委会议期间,各常委充分讨论当前的主要任务,及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然后,将形成的草案在扩大会议上充分讨论,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当然,这些军政方略都不是太大的秘密,其他各方势力都可以探听到,但是这都是阳谋,其他势力也没有办法——打,他们打不过!

在政事上,

一是进行大生产运动,全区域大力开荒(保护环境和水土流失就不再考虑了),提升粮食种植面积,新开的荒地五年免除赋税;

二是扩大养殖业,牛、羊、猪、鸡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特别是在廖化指导下,华佗亲自试验,发明了猪的阉割技术(一代名医真的情何以堪?)。阉割后的猪,生长迅速,肉质鲜美而无腥臊,受到所有人的欢迎!只是阉割技术人员太少,导致阉割猪数量太少。一时,阉割技术,成了当时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技艺。

另外将冀州、幽州一部分猪牛羊往并州,河东、河内、洛阳等地区迁徙,支持提升这些地方的发展。

三是扩大采煤、采矿、冶炼的规模,提升这些行业的技术,制造大量农具,支持农业发展。

四是发展教育事业。

将冀州官办书院扩大到乡一级。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村级学校,只是因为经费限制,村级学校由几个相近的自然村共同出资建立,共同出资供应教师教学资金费用,上级书院只是派遣教师。

其他州郡则是保证每个县都有一所县级小学。

虽然和后世的教育没法比,但是这在整个大汉,已经属于最发达的教育了。主管教育的蔡邕,虽然年事已高,却每日都按时当值,指导教育的发展——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业,甚至暗想:孔圣有三千弟子,吾弟子会有几何?

在军事上,

一是抽调精锐前往幽州,防止北方异族突然发难。

二是将各地兵马分作三组,抽调其中一组,轮流进行铺路架桥,疏通河道,开挖水渠,兴修水利,支持当地大生产运动。

各地民兵更是全员参加,真正是来自人民,支持人民。

同时,廖化派出诸葛亮作为代表,携带丰厚礼物前往许昌,供奉天子,表达尊崇刘氏天下,并与曹操商谈罢战言和之意。因为曹操与廖化一战损失极大,粮食匮乏,亦需恢复,经诸葛亮斡旋,不但双方达成了三年免战协议,而且曹操为表诚意,又重新恢复廖化的镇北将军之职——曹方其实是在羞辱廖化(因为曹操已经进位丞相了)。对廖化而言,这都无所谓:反正皇室也不给发俸禄,这些虚位都是有名无实。

随后,袁绍、刘备、孙权、刘表、刘璋、张绣、马腾都陆续与冀州签下免战协议。

刘备、张绣更是与廖化方签下牛羊、粮食买卖协议:每头牛两万钱、每只羊一千钱(母牛、母羊各加三分之一,性别歧视?);粮食按照市价浮动结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