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兵围汴京(三)(2/2)
蔡京此时也是心乱如麻,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不过,他毕竟是久经官场的老手,稍稍定了定神后,缓缓说道:“目前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派人去安抚好城内的居民,让他们保持镇定。同时,也要加强每一面城墙的防守,绝不能让金军有可乘之机。”
众人听了蔡京的话,觉得也只能如此了,于是纷纷领命而去,赶忙去安排相关事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皇宫内一片静谧。宋徽宗在昏迷了许久之后,终于缓缓地睁开了双眼。然而,他的身体异常虚弱,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一般。
几位负责照顾宋徽宗的大臣在得知皇帝苏醒的消息后,急忙赶到了他的寝宫。他们围在床边,关切地询问道:“陛下,您感觉如何?可有好些?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啊,大宋离不开您的英明领导啊!”
宋徽宗痛苦地捂住自己的额头,脑海中不断闪现着他晕倒前的那一幕幕场景。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喃喃自语道:“不……不行,我绝不能成为亡国之君,宋朝绝不能在我的手中毁于一旦。”
突然,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禅位”!对,只有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赵桓,才能拯救宋朝于危难之中。想到这里,宋徽宗强打起精神,对身边的大臣说道:“来人啊,传朕旨意。朕因身体不适,特将皇位传于皇太子赵桓。”
话音未落,宋徽宗便像被抽走了最后一丝力气一样,软绵绵地倒在了床上,紧闭双眼,不再言语。
旨意迅速传遍了整个宫廷,满朝文武皆震惊不已。而皇太子赵桓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如遭雷击。他深知此时接手皇位,无疑是接下了一个烫手山芋。然而,君命难违,赵桓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新皇赵桓登基后,本以为局势会有所改观,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金军依然在城外驻扎,对汴京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城内的百姓们人心惶惶,社会秩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赵桓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尽快解决当前的危机,大宋的江山恐怕就难以保住了。于是,他紧急召集大臣们进宫商议对策。
朝堂之上,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以蔡京、秦桧为首的一派主张与金军议和,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战争,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以郑绅、高俅等人为首的另一派则坚决反对议和,他们认为应该坚守城池,等待援军的到来。
两派之间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朝堂上顿时乱成了一团。赵桓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的争吵,心中越发焦虑。他知道,无论是议和还是坚守,都有各自的利弊,而他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
与此同时,在陕省的苏定和潘金莲还在为解决当地的粮食危机而四处奔波。他们不辞辛劳地走访各地,寻找粮食的来源。然而,由于战争的影响,粮食供应十分紧张,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此刻苏定和潘金莲并不知道汴京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他们依然专注于自己眼前的事务,希望能够为百姓们解决温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