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 第1412章 师傅,换个地方咋样?

第1412章 师傅,换个地方咋样?(1/1)

目录

海启,万里长江入海口的所在,与沪海隔江而望。

近代轻工业、纺织、化工行业的起始之地,归其根源,还是始于张謇先生。

只不过这些都不如另一个特产出名,那就是教育,再确切点说,高考。

江湖传言,如果高考前到通州旅游,成绩提升5%,要是到海启,还能再提5%。

两千年后,全国高考中考的学生,要说没做过这里的卷子的,应该没几个。

数学卷子堪比破案,让你算完酸梅汤配方比例后突然问,山楂够不够喂饱一只青蛙?语文卷子像历史,一眼千年。英语卷子像在给懂王当新闻发言人。

总之,这里的习题试卷,总能让人在抓狂、无奈、生不如死之间反复横跳。

作为这里的地头蛇,宗桑的面子比在东如要大得多,人熟地熟。和李乐和李泉说,家里有没有孩子想要高考的,可以来这边借读,一本率八成以上的学校,包办。

李泉问了句,这样的学校,这里有几个?答曰,九成以上的三个,八成以上的四个,平均一本率六成左右。李泉听完,只觉得恐怖如斯,这可是一本率啊。

李乐倒是笑了笑,解释了一嘴,别看这个,你还得看,中考就已经刷掉了六成的学生的事实。

怀着对“高考圣地”的无限“崇敬”之情,李乐哥儿俩,进了海启的地界。

和县里的头头,还有那家叫启华的国营造船厂的人见面,约在了第二天。宗良地问要不要先去家里坐坐,然后晚上一尽地主之谊,吹拉弹唱的都安排上。

李乐不想浪费时间,直接去了帐篷厂,毕竟这里除了是用兜里的“体已钱”投的项目,还牵扯到后面的一系列安排,总不能一直当甩手掌柜的,得看过才心安。

当初收购的时候,李乐按比例,高估了宗良地的股份,给了五个点的钱股和五个点的管理股。

而宗良地显然也明白,小李总嘴上说不怕亏,亏了算他的。可给了自已这么多登记在册的股份,肯定不能真亏了,所以经营起来颇为用心,把这个改名后,叫“城垒空间”的公司,当做自已人生的第二“春”来经营。

厂子在海启经济开发区的南边,一块临江的地方。

地方不大,整个数下来,也就十几亩,四个厂房,外加一个办公楼和一片当做员工食堂的辅楼和一处正在用自家产的板材搭建的四层员工宿舍。

“嚯,可以啊,宗老板,这地方让你收拾的,看着还挺规整。”

进了厂区,下了车,李乐就对宗良地笑着,指了指大门口的一溜七八个款式的的箱式板房,“这都是厂里生产的?”

“对。在图片上看,不直观,我就直接把现在的几个产品给搭建了起来,客户一来,就能瞧见,还能到里面坐坐,实地体会一下。”

李泉一旁瞅见,也说道,“怎么感觉不像是活动板房?怎么这几栋还带檐带角的?搞得和古建筑差不多?”

“啊,那是我们今年的新产品,突出一个古风古韵,一般都是给像公园、景区提供的。”

“走,瞧瞧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