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745章 李泰出宫(第三更)

第745章 李泰出宫(第三更)(2/2)

目录

若是放在以往,说不定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如今皇帝定下了规矩,择其优者而至,目的根本还是为了天下风气向上。

“对了,今年秋收之数算出来了没有”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

“回陛下,大体在一千八百万贯上下。”长孙无忌拱手,说道:“蕃州今年的赋税也折合进去了。”

“不错。”李承乾笑着点点头,说道:“朕原本以为,这个数字会在一千六百万贯上下,没想到还多了两百万贯。”

“这应该还是蕃州的一切尚未纳入正规所致,若是等几年之后,这个数字应该会在三百万贯左右。”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慢慢来吧。”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东突厥那边情况如何了”

李勣站在后方,有些兴奋的抬头道:“陛下,突厥那边是真的遭了灾,而且灾患严重,正好可以将其中优秀的年轻人纳入府兵,加以调教,忠诚大唐。”

“很好。”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用他们来影响他们的家人,然后分化东突厥,同时趁着这次机会,教导一些突厥人种植农桑,告诉他们,这样来年有灾,也可以避一避,就算自己不用,也可以卖入官服换钱。”

长孙无忌和李勣眼睛一跳,移风易俗,这才是针对突厥人的杀招啊。

两人同时拱手道:“喏!”

李承乾松了口气,说道:“马上年底了,翻过年就是科举,而且是大考,还有殿试,朕看,既然许敬宗那里不忙,这一次就让他做这个科举主考吧,毕竟他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又多年主持起居注,现在又是宰相,恰好合适。”

“是!”长孙无忌等人同时低头,神色不由得凝重起来。

许敬宗做科举主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单从表面上就能看出来,他这么做将会极大的便利《百家姓》的编修。

最后利于皇帝的目的。

“其他的大致如此了。”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抬头道:“最后一件事情,舅舅,你去和欣儿说一声,三日之后,让他去北苑,将青雀接出来吧。”

“陛下!”长孙无忌猛然抬头,难以置信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微微闭上眼睛,然后睁开眼睛道:“朕说过,等到平灭吐蕃之后,就让青雀出宫,现在时间差不多了,也用等到明年朕去昭陵,三日之后,就可以了,这些日子,让他在长安城自由的行动,该去献陵去献陵,该去昭陵去昭陵,明年……”

“陛下,魏王不可参与封禅。”长孙无忌拱手,认真说道:“臣知陛下仁德孝悌,但封禅之事不同儿戏,魏王不可参与,另外,他的身份也需要确定,甚至不可以是亲王,如此……如此才能让他活的久些。”

“好吧,就按舅舅所言。”李承乾抬头,说道:“以青雀多年思过悔悟,致放出宫,授……新安郡王,宗正寺在歙州建新安郡王府,天下四方来往随意,至于欣儿,他是监察御史,继续留在长安任职。”

“是!”长孙无忌认真拱手,有些事情他知道该怎么和李泰说了。

“好了,就这样吧。”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舅舅有空就一起去吧,朕就不去了,朕也就不见他了,就这样。”

李承乾说完,直接起身,然后朝着偏殿而去。

“臣等恭送陛下!”长孙无忌和李勣等人齐齐拱手。

起身之时,皇帝已经不见了踪影。

“太尉!”李勣站在一侧,小心的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后,道:“陛下要封禅,天下稳定,有所施恩是正常,在陛下封禅嵩山这段时间,新安郡王年前在长安过完新年,来往随意,到了年后,他便赶往洛阳吧,在洛阳居住到陛下封禅之后,第二天启程离开洛阳,永世不得回。”

“是!”李勣等人齐齐躬身。

……

凝阴殿。

午后光芒泼洒,斑斓如梭。

李承乾平静的坐在主榻之上,裴倩坐在对面,桌几放在两人中间,一壶清酒,三碟小菜。

裴倩的脸上已经满是红晕,酒壶当中的清酒已经几乎被喝光了。

将门虎女,这个时候却是眼波流转,娇媚的不可方物。

相比于裴倩,李承乾神色平静的可怕。

即便是他喝的比裴倩要更多,即便是这样一个美人在前,他的神色也一样平静。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随即,徐安出现在殿门口,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新安郡王已经出宫了,出宫前,他对着皇宫三叩首。”

“嗯!”李承乾点点头,问道:“外面的东西都安置妥当了吗”

“都安置妥当了,新安郡王府一切不缺,另外还有一千贯钱和三百匹丝绢,加上每年的俸禄,足够新安郡王安享了。”徐安认真躬身。

李承乾抬头,说道:“告诉太子,这些事情好好想想。”

“是!”徐安拱手,然后小心的退出殿中。

李承乾突然一笑,转身看向面色红晕的裴倩,然后起身,直接走过去将裴倩抱起,朝床榻走去。

裴倩有些虚弱无力的抱住李承乾的脖子,同时在他耳边吐气如兰:“陛下,现在是白天。”

“呵!”李承乾轻笑一声,直接将裴倩放在了床榻上。

帷帐在一瞬间落了下去。

上面的两只鸳鸯一下子鲜活了起来。

午后的光芒,在天边流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