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苏妲己报下他的人(2/2)
“但愿他能管好他的人。”武琴叹了口气,“这‘炮’之事,干系我大武国运,绝不容有失。明日起,你便着手准备,挑选最可靠的工匠,最好的材料,一切都由皇夫亲自指挥。此事,列为最高机密,知情者,越少越好。”
“儿臣明白。”武明月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她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火炮发出震天怒吼,蛮荒的大军在炮火中灰飞烟灭的场景!
回到寝宫,苏妲己先是安抚了受惊的小九和宫男们,让他们各自歇息。
待一切安顿下来,夜已深沉。
他却毫无睡意,满脑子都是“炮”的各种构造和细节。
来到书房,他屏退左右,独自一人立于案前。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因先前紧张对峙而略显急促的呼吸。
他取出一沓上好的宣纸,这是武明月特意为他寻来的,纸质细腻坚韧,最适合绘制精细图样。
又从一个精致的木盒中,拿出几根长短粗细不一的炭笔,这是他根据记忆,让宫中巧匠特制的,有硬有软,可以勾勒出不同深浅和精度的线条。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案上,照亮了苏妲己专注的脸庞。
他先是闭目凝神,脑海中,前世所学的各种火炮知识如同潮水般涌现:滑膛炮、线膛炮、前装炮、后装炮、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各种炮的原理、结构、优缺点,一一闪过。
考虑到当前大武王朝的工艺水平,太先进的后膛炮和线膛炮显然不切实际。
他需要的是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威力又足够强大的前装滑膛炮。
他拿起一根最细的炭笔,在纸上轻轻落笔。
起初,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一个长长的圆筒。
他眉头微蹙,似乎在回忆某个关键的比例。随即,笔锋一转,线条变得肯定而流畅。
炮管!
他仔细勾勒着炮管的形状,从炮口到炮尾,线条逐渐加粗,显示出炮膛后部承受巨大压力的设计。
他特意在图纸旁标注:“管壁厚度,务求均匀,炮尾处尤须加厚,以精炼青铜或百炼钢铸之,内膛务必光滑平直。”
他画出了炮管尾部那个用于承载和传递后坐力的实心圆球——炮尾球,以及连接炮尾球的“炮耳”,那是用来将炮管固定在炮架上,并调节炮口俯仰角度的关键部件。
他标注了炮耳的精确位置,确保炮管的平衡。
“火门,直径三毫,位于炮尾后方一寸之处,微斜,便于点火。”
他一边画着那个小小的孔洞,一边轻声念叨,仿佛在与图纸对话。
紧接着,是炮架的设计。
这同样重要。没有稳固的炮架,火炮发射时巨大的后坐力足以让炮管翻滚,甚至伤及炮手。
他设计了一个坚固的木质炮架,由两块厚重的侧板和数根横梁组成,下方装有两只巨大的实心木轮,便于移动和转向。
炮架尾部,他设计了一个可以插入地面的驻锄,以吸收部分后坐力。
他还画出了一种楔形的木块——“炮楔”,用于垫在炮尾下方,调节炮口的射击仰角。简单,但实用。
他时而凝神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时而笔走龙蛇,炭笔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个个精密的部件跃然纸上。
他不仅画出了火炮的整体结构图、分解图,甚至还绘制了炮弹的样式——浑圆的实心铁球,旁边标注着:“弹丸须与炮膛口径严密贴合,然不可过紧,以利装填,亦不可过松,以防泄气而损威力。”
他还画了一个简易的“药勺”,用于从火药桶中取出定量火药,以及一根长长的“通条”,一端是螺旋状的“探钩”,用于清理炮膛内的残渣,另一端是圆柱形的“推弹头”,用于将火药和弹丸推送到炮膛底部并压实。
图纸一张张完成,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有些地方,他还用上了前世的阿拉伯数字和一些简单的符号,旁边再用这个世界的文字加以注释,生怕工匠们看不明白。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窗外的月亮渐渐西斜,雄鸡的初啼隐约传来。
苏妲己放下手中的炭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和僵硬的脖颈。
书案上,已经铺满了十几张图纸,每一张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这,就是大武王朝的第一代“神威大将军炮”的雏形!
他看着这些图纸,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一抹笑容。有了这些,小九他们的未来,大武的未来,或许就能多一重坚实的保障。
只是,这笑容中,也带着疲惫和……一丝对战争的复杂情绪。
他终究只是个想安稳度日,陪着孩子长大的普通男人(狐狸精?),却被时代推着,不得不去思考这些杀伐之事。
他轻轻将图纸一张张收好,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特制的楠木匣子中。
天,快亮了。
(ps:新书已经发布两章,不知道怎么样?有没有人提个意见?没意见作者就这么写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