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苏家机变(1/2)
天光未暗,苏家老宅。
马车缓缓停在大宅不远处,钱伯顺挑帘下车,理了理长衫大褂,迈步朝院门走去。
苏家的保镖见状,连忙敞开大门,应了一声:“钱爷。”
钱伯顺点点头,抬手指向院内,问:“老爷在家吧”
“嗐,刚才咱俩还说呢,老爷今天不知道咋了,闷在家里一整天都没出去逛逛。”
“是么,不是病了吧”
“没有没有,下晌还好好的,就是在书房里忙活。”
“那就好,我找老爷说点事儿。”
钱伯顺安下心来,提着大褂迈上台阶儿。
正要跨过门槛儿的时候,忽听身后传来一声略显嘶哑的吆喝:“钱大爷!”
转头望去,却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身穿立领学生装,背着斜挎包,文质彬彬,面庞清秀,分明就是苏文棋年轻时的模样,正朝这边快步走来。
钱伯顺面色一喜,忙招呼道:“哟,少爷,放学啦”
来人是苏文棋的长子苏润,也是个中学生了。
小伙儿正赶上变声期,嗓音稍显暗哑,只笑着点了点头。
钱伯顺怪道:“少爷,我都跟你说多少遍了,您是主,我是仆,您叫我老钱就行了。”
“别了吧,要是让我爸知道了,回头又得说我,我不爱听他跟我唠叨。”苏润大步跨过门槛儿,转头问道,“你来找我爸有事儿”
“没什么,就是过来唠唠嗑,你在学校不是挺好么”
“好!你来了更好,你去找我爸唠嗑,他就不来烦我了。”
钱伯顺闻言,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此情此景,仿佛昨日重现。
无论再怎么开明的父母,在这年岁的子女眼里,那都是冥顽不化的老古董。
两人一边说,一边相继穿过大门。
苏家老宅依然气派,五进大院,在省城里都能排得上号,只是样式太过古板,且是陈年梁木,赶上阴天下雨,难免有点犯潮,毕竟不如洋宅那般便于打理。
自从苏元盛病故以后,苏家人丁不旺,老宅就显得冷冷清清。
前年,老爷子留下那几房姨太太,又相继下世了两位,家里为图方便,干脆封了最后两进院子。
苏文棋坚持一夫一妻,至今也只有一双儿女。
刚进垂花门,就见庭院里有个妇人正带着个小姑娘消闲嬉闹。
小姑娘才五六岁,循声望向门外,眼眸一亮,立刻飞奔过去,欢呼大喊:“哥——”
“别来烦我!”苏润径直朝厢房走去。
“你陪我玩会儿!”
“我没空,待会儿我还有事要出去呢!”
“那你把我带上!”
小姑娘紧跟着哥哥就要往屋里闯。
苏润一把抱起妹妹,走到院子角落里放下来,随后转身飞奔,一进屋,就立马关上房门,“咯嗒”一声,把妹妹锁在了门外。
小姑娘跑不过他,紧追着跑到厢房,猛拍了几下房门,见没有回应,委屈了,眼泪汪汪地转过头,冲那妇人告状:“妈,你看他——”
妇人无奈地笑了笑,抬手将姑娘唤至身前,摸摸头,轻声安抚了几句,随即起身看向钱伯顺,摇摇头说:“这孩子整天缠着她哥,见不着就想,见着了就吵,没有消停的时候。”
“小孩儿都这样,老爷当年也总爱缠着他哥……”
话到此处,钱伯顺突然停下来,不忍再说了。
是啊,苏元盛最初也并非只有一个儿子,苏文棋上头还有两个兄长,当初年纪轻轻,结果却都在江湖纷争之中,死在了陈万堂的手里,除了妻子以外,竟连个儿女都没来得及留下。
妇人虽然不曾亲历当年的乱局,但在嫁入苏家以后,总还是略有耳闻,知道那是苏家的伤心事,于是赶忙岔开话题,问:“老钱,文棋在书房呢,你去找他吧!”
“好好好,夫人您先忙。”
钱伯顺躬身告退,随即快步朝后院儿走去。
……
书房内格外清静,还是苏家的老样子,到处都摆满了盆栽绿植,君子兰、常春藤、小木槿……
桌案上焚着一炉香,轻烟如线,笔直地升上去,直到最后才摇晃着逐渐失控。
手边分别摆放着一沓报纸和几本账册,钢笔斜放在草稿上,似乎刚刚结算了一笔账目。
苏文棋已经不年轻了,四十出头的岁数,仍旧戴着金丝眼镜,脸上虽有些细纹,但未显老态,只是曾经的书生意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沉稳干练。
辛亥那年,苏家险些断送在他手上。
从那以后,他便学会了低调。
苏文棋不再频繁参与商会活动,不再抛头露面,不再轻易表态,终于使苏家的生意重回了正轨。
如今端坐在父亲生前常坐的位置上,他的心态平和了许多。
那些“救亡图存”的主张、口号,他已经很久没说过了,都只埋在心里,不足为外人道也。
房门轻轻叩响。
“进!”
听见动静,钱伯顺随即推门进来,躬身垂手,应了一声:“老爷。”
“诶,老钱”苏文棋放下报纸,似乎有点意外,“我这正想派人去找你呢!”
钱伯顺更意外,皱着眉头来到桌前,问:“老爷,您找我有什么吩咐”
苏文棋正要开口,转念一想,却又叫老钱坐下,说:“算了,还是先说你的事儿吧,我这边的情况,到时候还得让你帮忙跑跑腿。”
“老爷要是有什么吩咐,直说就行了,我这都是小事儿。”
钱伯顺不敢怠慢,三言两语间,就把方才癞子等人去分号敲竹杠的情况说明了一遍。
苏文棋听后,脸上却不见怒容,甚至并不感到惊讶,只是很平淡地问:“没起什么冲突吧”
钱伯顺摇摇头说:“几个小流氓而已,没见过世面,当场就给镇住了,柜上也没什么损失,我估计他们也是自作主张,小西风大概都被蒙在鼓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