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狠中狠(1/2)
崇昭帝匆匆踏入慈安殿,正好听见太后摔茶盏的声音。
殿内宫娥皆垂首退至廊下,唯有崔尚宫一人跪在地上,用绢帕擦拭着金砖上的茶水。
“母后息怒。”崇昭帝疾步上前,扶住太后颤抖的手臂,温言软语地哄道。
“身子不好更要安心静养,何苦大动肝火?”
承庆太后靠在软垫上喘着粗气,帕子掩住发白的嘴唇。
“端王竟将魏王下狱问罪,手足相残至此,哀家如何静养……下了黄泉,又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儿臣已差人彻查此事,定会有个公道。”
“公道?”太后盯着崇昭帝眉间的川字皱纹,忽然冷笑一声。
“这些年皇家丑事一桩接一桩,皇子明争暗斗,公主卖官鬻爵,哪里有公道?平乐勾结权臣,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你还处处护着,偏袒纵容,真当哀家瞎了不成?”
见崇昭帝面露难堪,她又软下声音。
“平乐胡作非为也好,揽权敛财也好,你想护到什么时候,哀家都懒得多管,可她胆敢动到魏王头上,哀家就不能再坐视不理了……”
崇昭帝看着她因愤怒而扭曲的面容,沉默。
承庆太后突然颤抖着抓住衣袖,抹起泪来。
“魏王自小孤苦,满朝上下都欺他母族无依,从不把他放在眼里。哀家这么多年都忍了,也不图他建功立业,只求他能安稳度日。可这次,平安明目张胆欺到他头上了。这不是打哀家的脸么?哀家还活着呢!他母族还有人没死!”
“母后消消气……”崇昭帝看老母亲发了大火,当即握住她的手,俯身赔罪。
“儿子绝不敢懈怠,只是此事尚有蹊跷,待查明真相,给母后一个交代。”
“哀家不想听场面话。魏王母妃早逝,是哀家亲自抱到膝下教养的。平乐敢用他来填火坑,就是骑在哀家脖子上撒野!”
崇昭帝抿了抿唇。
来不及说话,承庆太后猛地一下抽回手,剧烈咳嗽着捶打胸口,浑身发颤,眼眶里蓄满了浑浊的泪水。
“想当初,哀家为护你周全,给先皇后端茶递水、做牛做马,拉扯着你,吃尽苦头……要不是你外祖一家散尽家财,以命相搏,你我怎会有今日……”
她哭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都说魏王母族势弱,可他为何会弱?皇帝啊!你怎能忘记,为保你登上大位,你外祖一家举族男丁披甲上阵,战死沙场的忠勇儿郎,足足十六人啊!”
崇昭帝皱眉听着,一个头两个大。
太后向来自持身份,若非被逼急了,不会轻易把陈芝麻烂谷子的老皇历都翻出来说事。
大家都是明白人,太后这是以旧恩相逼,敲打他不要忘本,轻慢了魏王。
这些年,平乐仗着皇帝宠爱,行事乖张跋扈,太后都看在眼里,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但她隐忍多年不吭声,也不贸然插手,撕破皇家颜面。
崇昭帝望着老母亲的眼泪,抬起手,压了压眉心。
“母后莫急。魏王也是朕的亲儿子,朕又何尝不心疼他?”
说到这里,崇昭帝长叹一声。
“可这次他着实闹得不像话。且不说薛氏是端王侧妃,便说他擅闯刑部大牢,也是藐视王法的大罪。若不秉公处置,难堵朝堂悠悠众口……”
“少拿朝纲来压哀家!这些年,你可没少包庇纵容,为平乐开脱罪责。”
太后忽然冷笑一声,指着他的鼻子,言辞厉色,“萧贵妃刚薨逝,她就敢豢养面首,在府中淫乐,你做父亲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哀家也是瞎子?”
“母后,母后,朕的亲娘也。”崇昭帝按住激动得浑身颤抖的承庆太后,太阳穴突突直跳,还得低声下气安慰。
“朕向你保证。待此事水落石出,朕一定重重罚她,给魏王讨回公道……”
太后冷笑,“那皇帝要如何处罚?哀家听闻,陆经和卢克符联名参他,犯下十数桩大罪……皇帝,若还想大事化小,包庇纵容,那可就寒了天下人的心……”
崇昭帝皱眉道:“母后,平乐也是您的孙女。她再是任性胡为,又怎会通敌杀母……”
“哀家没说她通敌杀母!”太后忽然盯着墙上挂着的《教子图》,重重一哼,脸色差到了极点,“只是这公主被皇帝宠坏了,今日可以为一己之私,拿魏王挡刀,他日难保不会对皇帝和哀家动手……”
墙上那一幅《教子图》,是先帝御笔亲绘。
崇昭帝心中一惊,立刻起身整了整衣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儿子明白母后的苦心,今日回去,自会敲打平乐……”
“皇帝啊皇帝!”承庆太后轻声叹息,“你可知,哀家要敲打平乐,更要敲打你——莫要让手足之争,毁了祖宗基业啊。”
“是儿子不孝……内不能安皇室,外不能定朝纲,还让母后跟着操心……”
承庆太后喉头微微一哽,忽然握住崇昭帝的手。
“皇帝,哀家老了,不想看见哀家的孙子们自相残杀。你也别再犯糊涂了啊。”
崇昭帝低头,看见太后鬓角的白发。
“母后教训得是,儿子自当秉持公正,不偏不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