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问九卿 > 第228章 狠中狠

第228章 狠中狠(2/2)

目录

承庆太后叹息着摇了摇头。

“当断则断!要快刀斩乱麻,尽早铲除后患……莫要让精心栽培的几个皇子,为了一个女子,断了兄弟情分……”

崇昭帝抬头,有些听不明白。

“母后的意思是?”

承庆太后看他一眼,眸中闪过冷光。

“哀家知道你为难,不用你出手。平乐这边,明日哀家派管教嬷嬷去,严加教化,相信她会有所收敛。眼下真正棘手的,是那个小薛氏……”

殿内静了半晌。

她忽然凝目,若有所指地道:

“有人说她从旧陵沼出来,身上带着二十万白骨的怨气,哀家原是不信的,可自从她回京,朝堂内外何曾平静过?百花宴上公主癔症、太子中毒,哀家寿诞翻出旧案、纷争不断。中秋宴上萧贵妃暴毙,卢氏惨死,还有……太子为她当众失仪,端王为她兄弟阋墙,如今连魏王都被拖下水……”

崇昭帝怔住,“母后是说……”

“这个小薛氏留不得!”太后定定地看着他,神色森然。

“不管她与旧陵沼那些旧人有没有干系,都是一个祸乱宫闱的变数。夜长梦多,不如趁早除去。更何况——”

她停顿一下,声音更低,“眼下内廷丑闻频出,萧贵妃和卢氏的案子悬而未决,已是人心惶惶。若不尽快堵住悠悠众口,朝堂必生大乱!难不成,你当真让几个皇子为她自相残杀,或是让平乐公主担上杀母之罪?”

殿内忽起一股凉风,卷得纱帘轻响。

崇昭帝看着太后布满皱纹的脸,片刻点头。

“母后所言……有理。”

“哀家并非心狠,实在是为江山社稷考虑。这小薛氏留着,便是一个祸害。”

太后叹息一声,神色决绝。

“若是错杀了她,便当她生不逢时、命数该绝!若菩萨为此降罪,哀家自会去黄泉路上赎罪!”

-

次日,申初刻。

东宫书房的烛火,被北风卷得明灭不定。

才将将九月,天气便冻得人骨头生疼,李肇披着一件玄色貂裘大氅,在煮茶的炉火旁,正襟危坐,茶水溅湿了袖口,他却浑然不觉。

梅如晦轻咳一声。

“殿下无须担忧,薛六姑娘安然无恙。”

李肇原就想将这个“功劳”,让给端王,并没有插手营救,只是派人通知端王,然后冷眼旁观。

不费一兵一卒,便解了困局,既救了人又削弱对手,可谓坐收了渔利。

但此刻的东宫,气氛凝重如铁,上上下下都紧张到了极点。

承庆太后对魏王下狱一事大为震怒,在皇帝面前发了好大一顿脾气,事情闹得六宫内外,无人不晓。

皇家丑闻,最是让人津津乐道。

东宫骑驴看戏本是好事,但夜枭方才进来禀报了一桩异事。

“太后今日午后,在慈安殿召见太医院旧臣王伯安,屏退左右,不许任何人靠近,在内殿足足谈了一个时辰。”

“王伯安?”梅如晦捋着胡须,眉头紧锁。

“微臣记得此人最擅长炮制偏门奇方。当年太后还是先帝的良妃时,王伯安还在掌管御药房……后来陛下登基,他便隐退归田。太后突然召他,是有些古怪……”

李肇不默。

夜枭点点头。

梅如晦祖上三代都是谋士,博闻强识,见多识广。

“这位王太医精通医术,有一种独门禁方叫‘雪里枯’,发作时与风寒无异,却能在七日内侵蚀心脉……”

李肇突然抬眸,声音冷冽,“何谓雪里枯?”

梅如晦摇了摇头,“此方是宫廷禁术,医典都无记载,微臣也不得而知,只是听家父早年闲谈时提及,当年先帝有一位宠妃暴毙,一夜间三千青丝变白发,便有人怀疑与此方有关……”

说罢,他又犹自狐疑,目视太子,一字一句。

“难道是太后身子不适?”

“不对。”李肇忽然起身,疾步走到案边。

案几铺开的,是一幅刑部大牢格局图。

他森寒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一个朱砂标红的小圆圈上……

那是关押薛绥的位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