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封禅(第一更)(1/2)
第739章封禅(第一更)
太极殿中,李承乾端坐在御榻上。
头上的冕旒轻轻晃动,透过间隙,李承乾清晰地看到大殿两侧站立的文武群臣的神色。
鸿胪寺卿李义表站出拱手,认真的说道:“启奏陛下,有蕃州文书,尼婆罗派国使入蕃州,请入长安觐见。”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看来大唐大兵压境,尼婆罗也怕了。”
怕什么,当然是怕大唐稍微一个愤怒之下,派兵南下,直接就能灭了尼婆罗。
长孙无忌从群臣左上,站出拱手道:“陛下,尼婆罗是松赞的妻族,此番大唐灭吐蕃,尼婆罗多有蠢动,若不是天竺从南面牵制,恐怕其也不会那么安分。”
天竺公主是皇帝的后妃之一,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天竺人才会有所动作。
但是天竺人的动作也不大,可偏偏天竺人一动,尼婆罗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李承乾笑着看向长孙无忌道:“舅舅究竟是在担心尼婆罗,还是在担心天竺”
“都有吧!”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尼婆罗小国,生存与否只在大唐执掌之间,但天竺却是大国,甚至文明长久,不逊色大唐。”李承乾看着殿中群臣,说道:“且不说原本就已经决定吐蕃战后要休养生息,便是真的继续开战,需要多久才能灭了天竺”
长孙无忌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却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
“没有意义。”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不管从地形,还是文化而言,大唐想要吞并天竺,都是付出远大于收获,与其如此,还不如派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到那烂陀寺走一遭,之后,朕相信天竺会上表称臣的。”
群臣赞同的微微点头,天竺的实力也就那样,大唐轻易可以击败,但是,如果大唐真的想要治理天竺,那就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谁陷进去谁倒霉。
“同时,留一支千人骑兵,驻扎在尼婆罗国都。”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设立使馆区,骑兵为使馆护卫,其他诸事不管,使馆区内,一切以唐律行事,唐人在尼婆罗遵唐律,受国使管辖,以唐律影响尼婆罗,甚至天竺,这样过百年再看。”
“是!”长孙无忌微微拱手。
李承乾笑笑,说道:“其实与其关注天竺,不如关注波斯和大食,那里一个不小心,就会波及到丝绸之路,那里才是真正需要小心的。”
“喏!”群臣肃然。
天竺轻易就可被大唐击败,但大食却是可以威胁到大唐的存在。
李承乾平静的看着群臣,说道:“以如今局势,大食想要吞并波斯,并且全力东向,起码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时间,甚至可能还要更久,所以暂时而言,虽然需要提前部署,但也不必太过担忧。”
“喏。”群臣不由得放松下来,二十年,别说二十年,就是十年,五年,这殿中诸人能剩下几个,还很难说。
冕旒之后,李承乾脸色冷肃下来,手轻轻的扣扣御案,重重的说道:“所以诸卿,你们的注意力要收回来了。”
长孙无忌神色一肃,对着丹陛之上拱手道:“请陛下训示。”
群臣立刻凛然,躬身道:“请陛下训示。”
李承乾抬头看向殿中百官,认真的说道:“吐蕃战事已了,剩下的就是清理地方和安定百姓之事,蕃州大都护府自会解决,尔等中枢百官,从这一刻起,目光重心要重回整个天下,春种秋收,治理河工,清理讼狱,发展民生,才是诸卿当做之事。”
群臣齐齐认真拱手:“臣等谨遵圣训。”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大唐自立国以来,从开国筹谋灭东突厥,到灭亡东突厥,灭国吐谷浑,灭国高昌,东征高句丽,西昌州败吐蕃,到灭国高句丽,再到灭国吐蕃,基本维持休养生息两三年,便大动兵戈一次的规律。
如今,也是到了让天下好好休养生息的时候了。”
“是!”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侧身道:“舅舅。”
“陛下!”长孙无忌站了出来,神色恭敬。
李承乾抬头道:“朕问你,这天下数百年来,最为鼎盛的是什么时候”
长孙无忌微微抬头,然后认真拱手:“回陛下,是隋文帝开皇年间,天下人口八百九十万万户,人口五千万人。”
“舅舅没有因为顾忌而奉承当朝,这很好。”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道:“那么朕再问,如今天下人口有多少”
“虽然吐蕃人口户数还未累计,但预估天下人口将有六百万户左右,三千万人。”长孙无忌沉沉拱手。
“不错,这已经等同于文帝开皇元年之数了。”李承乾笑笑,说道:“隋文帝用了二十年,将天下人口从六百万户,增加到了近九百万户,诸卿,我们也用二十年时间,超越他隋文帝,如何”
“愿为陛下竭尽全力!”群臣一时间感到一股莫名的冲动从身体深处涌出,然后重重拱手。
甚至有的人想到了隋文帝封禅泰山之事。
隋文帝虽然封禅泰山没有成功,但他最后还是到了泰山脚下,虽然不过是以祭祀南郊之礼,祭祀泰山,但终究是到了泰山。
封禅只差一步之遥。
封禅啊,封禅。
李承乾坐在丹陛之上,直接开口道:“户部,礼部,兵部,鸿胪寺。”
户部尚书薛仁方,礼部尚书李百药,兵部尚书崔敦礼,鸿胪寺卿李义表,四人一起从班列之中站出,拱手道:“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