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739章 封禅(第一更)

第739章 封禅(第一更)(2/2)

目录

“如今四方安定,有些事情也要做了。”李承乾神色庄重,说道:“传旨,以户部侍郎张大象为首,兵部,礼部,鸿胪寺还有四方刺史都督,各属国国主,一起协助,彻底编绘最准确的大唐疆域图,以传天下。”

“臣等领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时间,殿中群臣竟然一起行礼。

绘制最准确的大唐疆域图,这将是一件怎样的天下盛事啊!

甚至于百官比李承乾这个皇帝还要更加激动。

大唐的盛世,将会在他们的陛下,绘制出最根基的一笔。

“此事多年之前就已经有所布置,安东,安西,西昌州,羊同,蕃州,松州,五诏,滇州,安南,东南诸州,诸海岛,突厥,漠北,玄阙州,西突厥,甚至西域唐属之国,之前都派人联络。”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圣旨一到,从最近的地方派出人马在边境勘测,然后与下一州下一国之地接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此事。”

“臣等领旨。”群臣肃然躬身,然而低头之间,有人已经在琢磨这个最快的速度是什么意思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人影从群臣当中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雍州长史刘应道请奏。”

“讲!”李承乾平静的点头。

刘应道呼吸深沉,拱手道:“陛下登基以来,屡败吐蕃,及至今日灭国吐蕃,之中又有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西突厥,西吐谷浑之事,四夷宾服,天下昌盛,臣以天下万民,叩请陛下封禅嵩山!”

群臣立刻反应了过来,恼恨刘应道快一步的同时,也全部都跪了下来,齐齐拱手道:“臣等以天下万民,叩请陛下,封禅嵩山。”

李承乾神色淡淡的看着群臣道:“朕躬德薄,不足堪之,所请不准,退朝。”

群臣再度叩首道:“臣等恭送陛下!”

……

皇帝起行,百官恭送。

等到皇帝消失,太极殿中,群臣起身。

每个人的脸上却已经是压抑不住的笑容。

封禅,封禅。

古今最大事,莫过于封禅。

王朝无数,而封禅之君寥寥。

如今的大唐,却已经是第二次封禅了。

他们中甚至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过上一次的封禅。

想到这里,不少人忍不住的看向雍州长史刘应道和礼部侍郎刘祥道。

这两兄弟,一个是皇帝的东宫亲信,一个是上一次先帝封禅时的封禅大典主持之一。

这一次又是刘应道率先提奏皇帝封禅,这下子,他们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一下子不知道要提高多少去。

不过羡慕归羡慕,但群臣也并没有太多的放在心上,提请封禅是一回事,但真正的封禅才是他们所求。

想到这里,不少人脸上的欣喜越发的强烈,甚至有的人都要忍不住的大笑出声。

“诸位!”一声平静的冷喝,从大殿左上传来。

群臣立刻神色肃然,看着群臣左上的长孙无忌,齐齐拱手道:“太尉!”

长孙无忌平静的点点头,说道:“陛下封禅,乃是天下大事,但一切还未开始。”

群臣躬身,神色肃然:“喏!”

封禅之事,即便是皇帝心底再愿意,三辞三让的程序也是必须要走的,如今不过才是一请一辞罢了,还差的远。

“还好。”长孙无忌的神色冷了下来,看向众人道:“如今天下大安,四夷宾服,风调雨顺,水牢洪旱皆有不见,瘟疫更是绝行,所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还有天下三百六十州,哪个地方因为行政懈怠,影响了陛下的封禅大事,到时候,莫要怪本太尉心狠手辣。”

“下令谨遵太尉教训。”群臣用力的拱手,眼神凝肃。

先帝封禅时,便因为旱灾,瘟疫,战事被被迫停止封禅,这里面虽然有天灾缘故,但人祸之事亦有不少。

若是真的有什么人因为自己的过错,影响了皇帝的封禅之事,那么他得罪的,就不仅仅是皇帝一个人,还有整个朝堂上下的无数官员。

“诸位有什么同乡,同年,甚至是亲朋好友,若是察觉到谁有什么不对,该提醒提醒,若是提醒了,还解决不了,那么就到本太尉这里了。”长孙无忌扫过众人,冷冷的说道:“那时,本太尉不仅会处理掉这个问题,通告本太尉之人,也会有所奖赏,相信本太尉,也相信陛下。”

举告,出首举报。

长孙无忌以太尉,宰相,以皇帝亲舅,以关陇门阀首脑的身份说话,没有人敢等闲视之。

“下官领命。”所有人在拱手领命之际,也是神色谨慎的看向其他人。

他们在盯着别人的同时,也在防备别人盯着自己。

封禅对百官而言,也并不是一件绝对的好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