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虽多有辛劳,但终究无愧先帝(昨日(2/2)
李承乾看着不远处的太极宫,轻声说道:“封禅自然是要封,但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梁建方默默点头,他知道的,刘应道第一次奏请封禅之后,皇帝不许,然后转眼就下旨整修天下学宫,从国子监,太学,到州学,县学,乡学,甚至富裕的村落已经开了村学。
不仅如此,诸学宫扩大,生源增加,同样的,授课教师也在增加。
不少原本因为家资不丰,无法前来长安参加科考的士子,多了这么一条出路后,将来到长安参加科考的次数将会多上许多。
蕃州很多方面也在做,然而从一道治首的角度来讲,梁建方能够察觉到皇帝的一些用心。
在蕃州,不少原本吐蕃贵族的子弟,也开始进学,人心归顺的同时,也开始瓦解那些贵族内部。
放在吐蕃是如此,那么放在长安,放在整个天下,又是如何呢
……
太庙广场,鼓乐齐鸣,秦王破阵曲回荡在半空中。
大量的俘虏,金银玉器,各式珍宝,吐蕃官印,乃至于吐蕃王印,吐蕃户册,都被摆放在了广场供桌上。
梁建方,苏定方,李君羡,契苾何力,李德謇等一众军中将领站在供桌之后,俘虏之前。
长孙无忌,李勣,还有更多的朝中文武大臣,都在俘虏之后,肃然观礼。
其中甚至还有早就致仕的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今日也很难得的被请了过来。
是的,李靖还活着。
尽管多年以来少有露面,甚至白发苍苍,但他的确还活着,甚至神清气朗。
今日他之所以再出现,也有不少的原因是因为李德謇。
这一次军功所立,李德謇也算是真正的能够接替卫国公的府,定鼎门户了。
今日献俘太庙,主角是梁建方和苏定方等一众军中将领,当然,还有皇帝。
李承乾跪在太庙献殿之内,面前是太宗皇帝,高祖皇帝等众多大唐先祖的灵位。
内殿的供桌上,摆放着牺牲,玉帛和瓜果,还有一封圣旨,皇帝祭告先祖的圣旨。
李承乾微微躬身行礼,默语片刻,然后才侧身道:“将代国公和武邑县公叫进来。”
“是!”太庙令李奉慈躬身,走出庙中,对着梁建方和苏定方道:“陛下有旨,召代国公和武邑县公入太庙。”
“喏!”梁建方和苏定方一愣,随即赶紧跟着李奉慈进入殿中。
李承乾抬头,淡淡的说道:“跪下吧,和朕一起祭祀先帝和大唐历代先祖。”
皇帝祭祀太庙,一般人是不被允许进入太庙殿中的。
从来只有礼仪诸官,还有长孙无忌和李勣等一众宰相,才会被允许进入其中。
然而,今日,大将献俘太庙,梁建方和苏定方为军中主帅,灭国吐蕃,功劳极大,所以李承乾将他们两人叫了进来,同时,这里面也有一丝别的意味。
梁建方和苏定方,躬身之后,才战战兢兢的在蒲团上跪下,目光下意识的掠过四周。
香烟缭绕之间,隐约能够看到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和萧瑀等一众贞观老臣的牌位列于两侧偏殿之中,和先帝,高祖皇帝一起,享受大唐供奉的香火。
梁建方和苏定方身体不由得微微颤抖,因为他们明白,皇帝现在将他们叫进来,实际上是明着在告诉他们两人。
将来他们两个百年之后,也会如同其他贞观功臣一样,配享先帝太庙,受皇帝和整个大唐供奉香火。
苏定方还好,梁建方却是不由得轻轻低头,鼻子一酸,泪光已经在眼底闪过。
李承乾对着李奉慈微微抬头,李奉慈躬身,双手从供桌上取起圣旨,然后走到了太庙门口,对着群臣高声道:“有制。”
群臣齐齐跪倒。
李奉慈这才看着圣旨,高声道:“惟永惟十五年,岁次癸亥,七月庚申,朔初三壬戌日,皇帝若曰:
於戏!
夫王者之义,子育为先。
每行干纪之诛,尝轸在予之念。
有吐蕃孽族,自贞观十二年东犯松州起来,永惟元年再犯东吐谷浑,永惟十二年再犯西昌州,屡次被败。
三十年来,屡犯边疆,骚扰百姓,终于永惟十四年,天兵降临,一举而灭吐蕃。
于斯今日,逻些道行军大总管梁建方,前军总管苏定方以及诸将,以吐蕃国灭,献俘太庙,以飨先帝及大唐历代先祖。
以求先帝有灵,庇佑大唐,江山万年,盛世永享。
祭!”
太庙四周,四只大鼎中,立刻燃烧起了熊熊烈火。
大量的牺牲,玉帛,纸钱被扔进大鼎之中,然后化作袅袅青烟,直冲天际而去。
群臣这才齐齐叩首道:“以求先帝有灵,庇佑大唐,江山万年,盛世永享。”
一句话说出,一股莫名的哀恸出现在许多人的心底。
莫名的,他们的眼底就已经闪起了泪光。
而太庙之中,梁建方更是已经控制不住的痛哭起来,低声哽咽道:“先帝啊!”
太庙,先帝神主之所在。
是群臣和朝中百官,除昭陵以外,最接近先帝的地方。
梁建方是贞观老臣,他是尉迟敬德的副将,在秦王府时期就跟着先帝一起征战沙场。
先帝在时,梁建方其实并不显眼,一直到李承乾登基,他才被逐渐的用了起来。
灭国西突厥,灭国西吐谷浑,灭国吐蕃,主帅全都是他。
很多事情,梁建方自己心知肚明。
他自己的能力不足为军中主帅,全靠皇帝在长安周密安排,在军中又多有苏定方,李德謇,裴行俭这样的良将,才能一举破敌。
灭国吐蕃更是如此,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苏定方亲手指挥的,他其实是在背后调运粮草,周转四方,仅此而已。
但是,军中的主帅始终都是他。
让他可以以灭国之功,今日跪倒在太庙之中,甚至将来还可以在死后,陪在先帝跟前和先帝一起同享香火祭祀……
想到这一点,梁建方就更加忍不住的痛哭起来。
甚至到最后已经完全控制不住。
殿外不少群臣,听到梁建方的哭声,也跟着控制不住的泪流满面。
虽然多有辛劳,但于今日,他们的所作所为,终究对得起先帝,无愧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