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虽多有辛劳,但终究无愧先帝(昨日(1/2)
第741章虽多有辛劳,但终究无愧先帝(昨日第三更)
七月初三,时入初秋。
晨光明媚,金光门外一派肃然。
无数密密麻麻的禁卫,千牛卫,金吾卫,左右卫,左右监门卫的士卒,手持长槊,旌旗,站立在大道两侧。
黄盖垂立,百官束手。
李承乾站在黄盖之下,神色平静的看向远处。
今日,大军班师回朝。
梁建方和苏定方,将率领三万大军从逻些而回。
在外征讨数年,大军终于大胜而归。
所以,他这个皇帝,亲自率长安城所有文武百官,一起到金光门外迎接大军归来。
视线尽头,无数密密麻麻的骑兵如同一条黑线一样,出现在地面线上,然后快速的朝着春明门快速而来。
轰然的马蹄声震耳欲聋,但在距离春明门五里之外,骤然间全都停了下来。
紧跟着,随着最前方的大纛前行,数十名军中将领,八百名立功的军中士卒,一起骑马朝着春明门缓慢而来。
同时,还有数十辆运载大量战俘,金银,珠宝,书册等无数战利品的马车,一起跟随而来。
黑色的大纛在百丈之外停下,随即一身红衣金甲的梁建方率先从中而出,然后来到了黄盖之外,翻下下马,随后单膝跪倒在地,抱拳高声道:“臣,逻些道行军大总管,逻些道安抚使,蕃州大都护府大都护,检校蕃州都督,蕃州刺史,代国公梁建方,参加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爱卿平身。”李承乾微微伸手,虚扶梁建方起身,看着他精神矍铄的样子,满意的点点头道:“看得出来,爱卿的身体还是适应了逻些道的天气。”
梁建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说道:“其他倒还好,就是唐古拉山道之中那几关的道路,不时的就有冰雾笼罩,一会艳阳高照,一会有冰雹狂砸,到了南面又是倾盆大雨,再加上高原张,臣的身体,还真是有一阵不大适应,不过好歹现在缓过来了。”
“缓过来就好。”李承乾轻叹一声,目光越过梁建方看向远处,感慨的说道:“此一战,不知道多少儿郎殒命疆场,但今日,终究都回来了。”
“是!”梁建方沉沉躬身。
“来人!”李承乾稍微侧身,一身红衣金甲的刘审礼从侧畔而上,手里端着金樽银杯。
李承乾亲自上手,倒了一杯给梁建方,然后自己拿起一杯,认真说道:“此一战后,四夷震服,二十年来,天下难有大战,朕以此杯敬爱卿,也敬所有在战场上,拼杀到底的所有将士。”
梁建方接过酒杯,微微低头,声音中略带哽咽的说道:“多谢陛下!”
“来饮!”李承乾举起酒杯,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梁建方跟着陪饮。
李承乾侧身看向两侧。
数百骑兵开始朝着远处而去,里面有吏部的人,也有户部和兵部的人,他们会在核实将士们军功的同时,将他们带到北苑,那里准备好了美酒美菜招待远征归来的将士。
“走吧,回宫,先献俘太庙。”李承乾转身看向皇宫方向。
大胜灭国归来,献俘太庙是最高的迎接仪式。
……
大街上,李承乾骑马和梁建方并肩而行。
身后是长孙无际和李勣,再往后是所有军中立功将士。
梁建方目光在长街两侧,无数密密麻麻迎接的百姓身上扫过,然后才看向李承乾道:“臣原本以为,会由太子代替陛下而来,没想到是陛下亲身而来。”
李承乾抓住缰绳,笑笑道:“便如朕之前所言,这一战之后,二十年内天下难有大战,甚至二十年后,恐怕也是如此,所以朕才出来走走,毕竟这很可能是朕最后一次迎接大军灭国班师的机会了。”
“陛下兵威强盛,四夷莫敢不服。”梁建方轻轻躬身。
李承乾笑着摆摆手,说道:“一切都是将士们的功劳,朕不过是为将士们负责后勤罢了。”
“陛下自谦了!”梁建方摇摇头,说道:“若无陛下在长安定鼎人心,军前也不会有那么顺利。”
“这种好听话不是你代国公擅长说的,就不要再说了。”李承乾不由得笑笑,然后感慨道:“朕原本打算,是将松赞的棺椁也移到长安来,让他陪葬昭陵,但仔细想想,让一个已逝之人远离故土,内外不安,也不是一件好事,最后就绝了这个念头。”
梁建方轻轻点头,神色凛然。
皇帝的话,这么听是一个意思,但如果换个角度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远离故土,内外不安,不就是掘坟挖棺,然后像个罪人一样的葬在昭陵之畔。
皇帝对松赞,还有整个吐蕃的恨意,清晰可见。
“好了,不说这个了,现在蕃州怎样了”李承乾侧身,温和的看向梁建方。
“比预想中的要好。”梁建方有些放松的笑笑,说道:“因为大军兵锋强盛,行事又有唐律约束,所以原本吐蕃的那些大小贵族们,也就都放心下来……不过他们唯一有些不满的,是吐蕃以后也有如同大唐一样,罢废奴隶制。”
奴隶制,是吐蕃存在的根基。
这么多年来,吐蕃的强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对最底层的奴隶进行极致压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甚至很多方面,他们做的,都远超人的想象。
现在大唐在吐蕃行仁政,要罢免奴隶制,那些吐蕃贵族自然不愿意,但是大唐律法在那里,如今吐蕃已经是大唐领地,便是有些羁縻州,但所行的都是唐律。
当地贵族虽然贵为刺史,但长史却是大唐官员。
不仅如此,当地的军权和司法权都在大唐手里,所有的武装力量都掌握在大唐手中。
当地贵族虽然有治权,但实际上根本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当然,他们手里还有族兵。
“废除奴隶制,要坚决的进行下去。”李承乾骑兵,缓慢而行,同时说道:“除了因战事,刑法被贬沦为奴隶的,其他任何人,都只能是奴仆,而不是奴隶。”
大唐有很多人,在活不下去的时候,自愿为奴,但这里的奴是奴婢,不是奴隶。
奴隶是世世代代,自从一生下来就是奴隶,而奴婢则不同。
任何人成为奴婢,都必须要在官府进行登名记录,甚至奴婢的主人还需要交一笔钱,同时奴婢不像奴隶那样打杀任由主人,如今的唐律,随意打杀奴婢,主人依旧要受罚,而且是重罚,死伤奴婢者多,甚至会被判斩首。
奴隶的儿子,天生就是奴隶,而奴婢的儿子并非天生就是奴婢,在成年之前,只要攒够足够的钱,就可以自我赎买。
他们并不属于主人,从奴婢成为正常人也并无多少不同。
当然,不是良家子,归属不良一类。
“那些旧权贵,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接受这种事情的。”李承乾缓缓催马,说道:“之前朝中有大军在蕃州,所以他们不敢反抗,如今大军撤离一半,难免就会有人想要兴风作浪,所以,要从那些奴隶转化而来的百姓当中,大量挑选进入府兵。”
让他们不再是奴隶,反而是大唐的府兵,这些人绝对是大唐的死忠。
“用这些府兵去对付那些权贵。”李承乾眼神微冷,说道:“到时候下杀手的时候,狠一些。”
“臣明白。”梁建方认真点头,道:“陛下放心,殷元留在了蕃州,专门负责此事,他是左千牛卫将军,做这些事情,最是得心应手。”
“嗯!”李承乾神色放松下来,说道:“封禅的事情,你听说过了吧”
“是!”梁建方点头,说道:“灭亡吐蕃之后,天下再无大事,陛下如今封禅适逢其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