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传承太子,天下万年之道(第二更)(2/2)
“天下就这么大,便是朕,所掌握的官位数目也是有限的。”李承乾摇摇头,然后继续说道:“宗室所占的位置要留足,不能动,那是皇权的根本,剩下的,要多给黎庶和寒门,这样一来,世家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失。”
“是!”李象用力的点头,肯定是这样的。
“所以,世家就会掉过头去,和寒门斗。”李承乾笑笑,道:“当然,还有拉拢的手段,将寒门子弟拉拢为世家附庸,这些都是手段,而寒门也会反击世家,世家官员行事,多数骄纵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一旦抓住世家官员的错处,往死里罚。”
李象眼睛一跳,躬身道:“是!”
“免去世家的一部分官职,而世家又从寒门手里得到一些,皇帝在不停的提拔新的寒门官员,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李承乾看着李象,说道:“太子,这就是最基本的朝政运转之道,你明白吗”
“是!”李象用力的点头。
李承乾笑笑,说道:“当然,还有宗室,宗室当中若是有人犯错,不要怜悯,该罢免官职的时候,要手段果断,然后将空出来的位置,给其他的宗室。”
“是!”李象点头记下,皇帝的根本是宗室,这是不能变的。
“当然,随着天下人口增长,想要求官的人会越来越多,这就到了对外求的时候。”李承乾看向了蕃州方向,说道:“这些年,朕灭国高句丽,新罗和百济,建安东大都护府,灭西突厥建安西大都护府,还有西昌州,和蕃州都护府,就是在此。”
安东,安西,西昌州,蕃州,这些这几年建立和扩大的地方,不知道容纳了大唐多少的官员。
“将来天下人口增长,百姓也有所求,但多数人别说是科举了,就是做个胥吏都不容易,所以他们更多的可能是经商。”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去安东安西安南,西昌州,蕃州,甚至可能是漠北去经商,天下哪里有大唐子民,大唐的官制就要跟上去,自然也就又有了无数的官位。”
“是!”李象有些明白的点点头。
李承乾笑笑道:“朕这一朝,天下开拓已经足够,不管是有多大的矛盾,都能够容纳,剩下的无非就是控制,让天下的人口大规模增长,然后到将来,就是你的事情了。”
“西南的天竺,还有西北的大秦”李象小心的问道。
“不,不要天竺,天竺那个地方太麻烦。”李承乾直接摆手,道:“将来你若是对那个地方有心,就将那个地方当做流放之地,你犯了错你就发配到那里,他们自己去折腾,甚至某个宗室皇族,犯了错也可以发配到那里,自己去开拓,自己去挣扎。”
李承乾是真的不喜欢天竺那个地方,他或许会臣服,但你想要改变他,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你和他一样烂。
“所以,朕希望你去西域,康国,石国,吐火罗,波斯,大食,大秦,还有无数广阔的疆域。”李承乾看着李象,叹声说道:“你这一朝,你后面的一朝,乃至于大唐世世代代,都可以沿着这条线发展,控制天下。”
“儿臣明白了。”李象沉沉躬身,皇帝今日对他说的,都是治理天下的治理名言,是一个皇帝最核心的东西。
“不,你不明白。”李承乾笑着摇摇头,道:“朕刚才说的,不过是纸上谈兵的理论上的东西,真正的现实,是还没有等你弄清楚最真实的情况,问题就已经发生了。”
“啊!”李象满脸惊讶。
“就比如河北和江南的事情。”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便是英明如你皇祖父,也是到了后面才察觉到河北和江南问题,尤其是河北。”
“儿臣知道。”李象点头,说道:“父皇这些年在河北打压世家,清理隐田,同时有移民百姓,加上边疆稳定,河北的重税和超出的劳役已经取消大半,河北如今人心稳定,欣欣向荣,而且江南的问题,父皇也是在积极解决的。”
“你知道的不少。”李承乾轻轻笑笑,然后说道:“有些事情是本能,便如同这世家侵吞百姓田地之事,今日朕在,朕压制了,明日,一旦朕不在了,你又初继位,他们一定会动手,侵占更多田地的,那个时候,你根本来不及处置,只能事后处置。”
“是!”李象面色凝重的躬身,历来皇权交替,是最动荡的时候,也是天下世家,最容易动手的时候。
“那个时候,就不一定是河北,可能是河南,也可能是山南和淮南,这天下,总会有一个地方最受难。”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说道:“你要处理的也就是那个地方,而你处理的手段,除非你能像朕这样四方开拓,不然你只有一重手段。”
“请父皇示下。”李象终于等来了今天皇帝最重要的一番话。
“科举。”李承乾抬头,神色无比郑重的说道:“让更多当地的寒门士子做官,以官来对抗世家,减缓侵田速度,这是你着手点。”
“是!”李象微微点头,家中有人做官,世家便不敢侵袭的太过眼中。
“然而终究不可能让地方百姓家中家家有人为官,若是那样,或许真的就是天下平等了。”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做了官,世家的压迫就不会那么重,他们甚至回来拉拢,然后这官也会转化为其他百姓的人,所以需要的,不是官,而是士子。”
“士子”李象似乎有些明白了什么,轻轻点头。
“当每个年轻的男子都能读书,都能一封诉状送到皇帝,乃至于巡查官员的案头,有了这条线,然后就是查,就是杀。”李承乾转身看向李象,眼神冷厉。
“杀”李象突然惊醒,瞪直了眼睛看着李承乾。
“只有杀。”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以律法杀人就可,这种事情,不能有丝毫的容情。”
“可是父皇在河北……”李象忍不住的反驳。
“那时因为朝中东征高丽,需要河北安定,所以朕才不得已行婉转,而如此,天下安定,你觉得河北若是再出隐田之事,朕究竟会抽丝剥茧的解决,还是会派一个钦差去河北,将一切违律之人杀个干净,以儆效尤呢”李承乾脸上带出一模冷笑。
一句“以儆效尤”,便让李象再说不出一句话。
许久之后,他才小心的问道:“若是有人兔死狐悲,因此谋乱呢”
“你都说是,是谋乱了。”李承乾轻轻冷笑,然后他摇摇头,说道:“你说的那种情形,不会发生的,天下世家遇到强硬的刀锋的时候,只会将头缩起来,等待将来,至于那些倒霉的,他们只会怨那些人不够谨慎。”
“所以,是那些士子。”李象把握住了关键。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若天下人人都识字,那么隐田隐户,乃至于欺压之事都会少上很多。”
“是!”李象认真拱手。
“当然,这首先,是你自己要足够强大。”李承乾眼神凛然,说道:“只有你强大,他们就不敢反抗,你不够强大,他们就会反过来吃了你,懂吗”
“是!”李象躬身。
“你这一朝,解决掉你自己的问题,等到将来,再将朕的这番话传给你的儿子,让他去解决他的问题。”李承乾松了口气,说道:“如此一来,天下可安。”
李象沉默了下来,许久之后,他才问道:“父皇,难道就没有一劳永逸,永远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吗”
“没有,除非你能彻底根除人心的贪婪,不然只能如此。”李承乾手抬起来,对着李象点道:“朕还有最后一句话,人不要太贪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样的事情每一代都会发生,不要试图一次性去永久解决所有问题,不然被反噬的只能是你自己,知道了吗”
李象身上一凛,躬身道:“儿臣明白。”
商鞅的例子就在那里摆着,后果如何,清晰可见。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天下之事,无非利益,从下往上一层层提拔,而到了最上层,却要苛刻以待,一鲸落而万物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保证上升通道足够顺畅,那么就会有无数的贤臣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明白吗”
“儿臣明白了。”李象用力的记下李承乾说的每个字。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朕今日说的这些,你哪怕是初通,也能够看清楚朝中的很多事情,等你将来,能够将这些事情运转顺畅,那么便是朕将这天下交给你的时候了。”
“父皇!”李象想要说什么,却在李承乾的摆手下停了下来。
“别想的太好,这种事想要彻底弄明白,没个二十年你做不到,但若是你做到了,这天下事,朕就可以安心放下了,然后去和你母后颐养天年。”李承乾摆摆手,道:“好了,回去吧,今日朕说的事情,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想。”
“儿臣明白。”李象拱手,说道:“父皇,母后,儿臣告退。”
……
苏淑看着李承乾走回到床榻上,然后才问道:“皇帝就不怕太子提前想明白了这些吗”
“不怕。”李承乾对着苏淑摇摇头,道:“其实做皇帝也好,太子也罢,最害怕的是不知道天下有多重,而一旦他理解了朕说的那番话,那他就会深刻的知道天下有多重,那个时候,他会越发的不敢轻易动弹,朕就是这么过来的。”
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天下之重,只有背负它的人,才最是清楚自己肩头的压力。
苏淑靠进李承乾的怀里,有些不解的问道:“陛下,今日怎么会无缘无故将太子叫来言说此事”
李承乾平静下来,开口说道:“有些事情,太子必须提前知道,这样在将来一些风波来临的时候,他才能够保证不犯错误。”
“错误”苏淑一下子坐直了起来,抬头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李承乾笑了,从床榻上站了起来,然后走出内殿,走到大殿之后,然后高声道:“传旨!”
徐安和窦知节同时从殿外走入,然后齐齐拱手。
李承乾走出立政殿,站在殿前,看着眼前的长安城,神色认真的说道:“天下之事,文教为重。
大唐定鼎中原,统率四夷,当首隆学校,加意人才,培养教育,怙冒涵濡。
以此颁布学宫,东西南朔,海澨山陬,户习诗书,家敦礼乐,遐迩向风,以求文教之隆。
朕缵承大统,遵守旧章,寤寐求贤,惟恐或失。
念学校为士子进身之阶,人伦风化所系,倍加郑重。
今以弘文馆大学士,同中书门下三品,领天下文教事,武功县公,驸马都尉苏勖,代天巡狩,巡查天下文教之事。
令于洛阳筹建洛阳国子监。
弘文馆,崇文馆,国子监,秘书舰,礼部,户部,吏部,皆调遣用力官员,巡查天下三百六十州,查察文教,体恤民生,同时扩建州学,县学,乡学,乃至于村学,以求文德昭世,天下大同。
子曰:“有教无类”,朕践而行之。
天下臣工,尚其勉旃。
毋忽!”
“臣等领旨。”徐安,窦知节以内侍监少监领旨,然后转身出去,一起到中书省传旨。
……
苏淑从内殿之中走出,惊讶的看向李承乾道:“陛下这是要用在封禅盛世上添彩文教大治,然后用文教大治来瓦解天下世家的根基,以此化消世家贪婪对天下的危害,而偏偏封禅之时,谁都会认为现在必须这么做,就是世家自己也是如此,任何出来反对都是与天下为敌,这是阳谋手段了。”
李承乾轻轻笑笑。
阳谋手段的确是有一些,但真正的阳谋不在这里,而在于开启民智。
只有开启民智,才能够真正做到天下大治。
“姑丈也去洛阳,皇后的事情,便只能让姑丈挂个名,其余具体的,让良嗣和上官仪协助皇后去编修《女行》吧,编好之后颁行天下。”李承乾看向前方的长安城,轻声道:“这件事若是做成了,更多的女子可以通过它来识字,这样大唐的天下,才会更加稳定,更加的长久。”
“是!”苏淑点点头,然后走上前和李承乾肩并肩,一起看着整个长安城,壮阔雄浑的长安城。
还有苍天之下的整个大唐。